[发明专利]固态红-转-黄上转换共聚物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5979.4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筱梅;戚守善;郝荣康;谢先格;吴振伟;周立伟;傅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28 | 分类号: | C08F220/28;C08F230/08;C08F2/50;C08F2/44;C08K5/19;C08K5/29;C09K11/02;C09K11/06;H01L31/05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孙周强 |
地址: | 21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红‑转‑黄上转换共聚物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为单体,在偶氮异丁腈引发下,通过原位聚合均匀包覆一定配比的敏化剂(三明治型钯酞菁)与发光剂(罗丹明系列化合物),获得固态红‑转‑黄上转换硅共聚物;不但解决了溶液态需要除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目前固态聚合物上转换效率低的瓶颈问题。在655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激光功率密度1W×cm‑2),本发明获得的固态共聚物的上转换效率(FUC)高达12.75%;且在空气氛中,该固体上转换效率值可保持在4天以上近乎不衰减;在太阳能利用领域中具有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转换 共聚物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固态红‑转‑黄上转换共聚物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红‑转‑黄上转换共聚物体系为共聚物包覆敏化剂和发光剂体系;所述共聚物含有羟基以及硅;所述敏化剂的化学结构式为:
所述发光剂的化学结构式为以下化学结构式中的一种:
;所述固态红‑转‑黄上转换共聚物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氮气气氛下,将含硅丙烯酸酯单体和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偶氮化合物与敏化剂/发光剂双组分溶液混合,抽真空,然后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固态红‑转‑黄上转换共聚物体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6597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