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硅负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7256.8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华;吴鹏飞;苏智明;胡志明;刘星煜;郭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4/38;H01M10/0525;H01M4/6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硅负极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硅负极为一种硅@空洞@碳结构硅负极,通过表面修饰,在硅球表面接枝引发剂,得接枝引发剂的硅球;将得到的接枝引发剂的硅球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接枝可完全热分解的聚合物作为媒介层;在所得样品表层包覆碳包覆层作为碳层的先驱体;将所得的样品经空气氛中氧化交联和惰性气氛下热解,媒介层完全分解得到硅膨胀的空洞空间,碳层先驱体热解炭化得到壳层碳,得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硅负极。与可控性较强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可调控运用不同的碳源。操作可控性强,可有效调节硅球膨胀的空间,以及碳层厚度。操作过程易行,危险小,易放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纳米 负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硅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表面修饰,在硅球表面接枝引发剂,得接枝引发剂的硅球;2)将步骤1)得到的接枝引发剂的硅球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接枝可完全热分解的聚合物作为媒介层;3)在步骤2)所得样品表层包覆碳包覆层作为碳层的先驱体;4)将步骤3)所得的样品经空气氛中氧化交联和惰性气氛下热解,媒介层完全分解得到硅膨胀的空洞空间,碳层先驱体热解炭化得到壳层碳,即硅@空洞@碳材料,得锂离子电池纳米级硅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6725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