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原位净化及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0011.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宁;古小治;马书占;黄蔚;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32;C02F3/34;C02F7/00;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原位净化及生态修复方法,适用于内源污染严重的黑臭河道的黑臭消除、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本发明的方法将河水抽干、曝晒底泥,通过自然氧化消除内源污染物,曝晒后的底泥上覆盖粘土、翻耕、继续曝晒,进一步削减内源污染物,利用曝晒后的底泥修筑岸坡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缓坡,继续曝晒,河底安装微孔曝气设备,河道中间利用漂浮植物技术,待水位恢复后在修筑的缓坡上种植挺水植物,将污水在流动过程中得到净化,原位消除污染物,从而实现河道底泥原位处置和水质提升,减小工程成本,提高处理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原位 净化 生态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河道原位净化及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底泥原位处理:将待治理河段河水抽干,底泥曝晒数日,曝晒后在底泥上覆盖黏土,再将底泥翻耕继续曝晒数日,曝晒后的底泥沿河岸两边修筑岸坡,岸坡顶部与水面齐平;(2)布设曝气装置:在河道底层铺设微孔曝气设备,包括曝气机、曝气主管、曝气支管和曝气头;曝气机和曝气主管安装在河道内侧,曝气机通过通气管向曝气主管供气;曝气主管上间隔安装三通管,曝气主管通过三通管连接曝气支管,曝气支管连接曝气头,用于向河内增氧;(3)布设生态浮岛:在河道水面布设生态浮岛;所述生态浮岛包括浮床、漂浮植物和弹性填料;浮床由框架上覆盖网构成,网上放置漂浮植物,网下方悬挂弹性填料,用于挂生物膜;生态浮岛通过毛竹桩固定于水面,与曝气头交替布设;(4)曝气装置和生态浮岛布设完毕后,待水位恢复,水位恢复后,在修筑岸坡上种植挺水植物;(5)待上述修复工程设施布设完毕后,运行微孔曝气设备,对水体增氧,管护生态浮岛和挺水植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7001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