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微多模态融合光谱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2623.1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明;陈全胜;赵杰文;林颢;欧阳琴;石吉勇;李欢欢;尹丽梅;邹小波;黄星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微多模态融合光谱检测系统,属于光学检测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拉曼光谱模块、荧光光谱模块、近红外光谱模块、光学显微模块、光学调控模块、计算机和采集控制软件;通过光学调控模块,对各光谱模块中光源组发出光进行光路调制和通道闭合,光传输到待测点后经漫反射或透射传输回光学调制模块,分别传输到各光谱获取模块得到待测对象的光谱;在显微尺度下同区位获取待测对象的多种模态的光谱,保证多模态光谱信息获取的精细化和同源性;本发明克服单一光谱检测技术获取信息不全面导致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克服多源光谱融合技术采集区域不匹配的问题,从分子光谱获取机制上实现信息互补。 | ||
搜索关键词: | 显微 多模态 融合 光谱 检测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显微多模态融合光谱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拉曼光谱模块(1)、荧光光谱模块(2)、近红外光谱模块(3)、光学显微模块(4)、光学调控模块(5)、计算机(6)和采集控制软件(7);所述光学显微模块(4)与拉曼光谱模块(1)、荧光光谱模块(2)、近红外光谱模块(3)有机连接,通过光路传输和控制,用于自动获取待测对象同区位显微尺度下多种模态的光谱信息;所述计算机(6)通过数据线与拉曼光谱模块(1)、荧光光谱模块(2)、近红外光谱模块(3)、光学显微模块(4)、光学调控模块(5)相连接;所述拉曼光谱模块(1)用于获取待测对象的显微拉曼光谱;所述荧光光谱模块(2)用于获取待测对象的显微荧光光谱;所述近红外光谱模块(3)用于获取待测对象的显微近红外光谱;所述光学调控模块(5),用于光路调制和控制;通过所述光学调控模块(5),对所述各光谱模块中发光源发出光进行光路调制和通道闭合,光进入光学显微模块(4)主光轴实现光传输;所述采集控制软件(7)安装于计算机(6)中,用于系统参数设置、与各模块信息交互、进行光谱数据采集显示与数据的分析处理;所述近红外光谱模块(3)包括卤钨灯(301)、准直镜三(302)、半反半透镜一(303)、聚焦镜三(304)、光纤耦合器三(305)和近红外光谱仪(306);卤钨灯(301)发出的光经准直镜三(302)准直后传输到光学显微模块(4)的主光轴中,经半反半透镜四(504)后通过物镜(501)传输到样本表面,样本漫反射光通过物镜(501)、半反半透镜四(504),经半反半透镜五(505)后,一部分光传入相机,用于采集图像,一部分经反射后通过半反半透镜一(303)分成两路,一部分经聚焦镜三(304)进入光纤耦合器三(305),最后通过近红外光谱仪(306)获得显微近红外光谱;另一路经反射镜三(508)传到目镜,采集光谱前通过目镜确定采样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8262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