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输入双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时变时延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1228.X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228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双输入双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TITO‑NDCS)时变时延补偿方法,属于带宽资源有限的多输入多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技术领域。针对一种双输入双输出信号之间彼此影响并耦合,需要通过解耦处理的TITO‑NDCS,由于网络数据在节点之间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网络时延,不仅影响各自闭环控制回路的稳定性,而且还将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甚至导致TITO‑NDCS失去稳定的问题,提出以TITO‑NDCS中所有真实节点之间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代替其间网络时延补偿模型的方法,可免除对节点之间网络时延的测量、估计或辨识,降低时钟信号同步的要求,降低时变网络时延对TITO‑NDCS稳定性的影响,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输出 网络 控制系统 时变时延 补偿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输入双输出网络解耦控制系统时变时延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于闭环控制回路1:(1).当传感器S1节点被周期为h1的采样信号触发时,将采用方式A进行工作;(2).当控制解耦器CD1节点被反馈信号y1(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12(s)触发时,将采用方式B进行工作;(3).当执行器A1节点被信号u1a(s)触发时,将采用方式C进行工作;对于闭环控制回路2:(4).当传感器S2节点被周期为h2的采样信号触发时,将采用方式D进行工作;(5).当控制解耦器CD2节点被反馈信号y2(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21(s)触发时,将采用方式E进行工作;(6).当执行器A2节点被信号u2a(s)触发时,将采用方式F进行工作;方式A的步骤包括:A1:传感器S1节点工作于时间驱动方式,其触发信号为周期h1的采样信号;A2:传感器S1节点被触发后,对被控对象G11(s)的输出信号y11(s)和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12(s)的输出信号y12(s)进行采样,并计算出闭环控制回路1的系统输出信号y1(s),且y1(s)=y11(s)+y12(s);A3:传感器S1节点将反馈信号y1(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1的反馈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1节点传输,反馈信号y1(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2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1节点;方式B的步骤包括:B1:控制解耦器CD1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反馈信号y1(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12(s)所触发;B2:在控制解耦器CD1中,将闭环控制回路1的系统给定信号x1(s)减去反馈信号y1(s)得到误差信号e1(s),即e1(s)=x1(s)‑y1(s);对e1(s)实施控制算法C1(s),并将其输出信号作用于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21(s)得到其输出信号yp21(s);将信号yp21(s)通过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2节点传输,信号yp21(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21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2节点;B3:将误差信号e1(s)与反馈信号y1(s)相加得到误差信号e3(s),即e3(s)=e1(s)+y1(s);对e3(s)实施控制算法C1(s),得到其输出信号u1(s);将信号u1(s)与来自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12(s)相加,得到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1a(s),即u1a(s)=u1(s)+yp12(s);B4:将信号u1a(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1的前向网络通路单元向执行器A1节点传输,u1a(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1后,才能到执行器A1节点;方式C的步骤包括:C1:执行器A1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信号u1a(s)所触发;C2:执行器A1节点被触发后,将对来自传感器S1节点的反馈信号y1(s)实施控制算法C1(s),得到输出其输出信号u1b(s);C3:将信号u1a(s)与信号u1b(s)相减,得到输出信号u1c(s),即u1c(s)=u1a(s)‑u1b(s);C4:将信号u1c(s)作用于被控对象G11(s)得到其输出值y11(s);将信号u1c(s)作用于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得到其输出值y21(s);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G11(s)和G21(s)的解耦与控制,同时实现对时变网络时延τ1和τ2的补偿与控制;方式D的步骤包括:D1:传感器S2节点工作于时间驱动方式,其触发信号为周期h2的采样信号;D2:传感器S2节点被触发后,对被控对象G22(s)的输出信号y22(s)和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21(s)的输出信号y21(s)进行采样,并计算出闭环控制回路2的系统输出信号y2(s),即y2(s)=y22(s)+y21(s);D3:传感器S2节点将反馈信号y2(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2的反馈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2节点传输,反馈信号y2(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4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2节点;方式E的步骤包括:E1:控制解耦器CD2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反馈信号y2(s)或者被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21(s)所触发;E2:在控制解耦器CD2中,将闭环控制回路2的系统给定信号x2(s)减去反馈信号y2(s)得到误差信号e2(s),即e2(s)=x2(s)‑y2(s);对e2(s)实施控制算法C2(s),并将其输出信号作用于交叉解耦通道传递函数P12(s)得到其输出信号yp12(s);将信号yp12(s)通过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向控制解耦器CD1节点传输,信号yp12(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12后,才能到达控制解耦器CD1节点;E3:将误差信号e2(s)与反馈信号y2(s)相加得到误差信号e4(s),即e4(s)=e2(s)+y2(s);对e4(s)实施控制算法C2(s),得到其输出信号u2(s);将信号u2(s)与来自交叉解耦网络通路单元的输出信号yp21(s)相加,得到控制解耦输出信号u2a(s),即u2a(s)=u2(s)+yp21(s);E4:将信号u2a(s)通过闭环控制回路2的前向网络通路单元向执行器A2节点传输,u2a(s)将经历网络传输时延τ3后,才能到执行器A2节点;方式F的步骤包括:F1:执行器A2节点工作于事件驱动方式,被信号u2a(s)所触发;F2:执行器A2节点被触发后,将对来自传感器S2节点的反馈信号y2(s)实施控制算法C2(s),得到输出其输出信号u2b(s);F3:将信号u2a(s)与信号u2b(s)相减,得到输出信号u2c(s),即u2c(s)=u2a(s)‑u2b(s);F4:将信号u2c(s)作用于被控对象G22(s)得到其输出值y22(s);将信号u2c(s)作用于被控对象交叉通道传递函数G12(s)得到其输出值y12(s);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G22(s)和G12(s)的解耦与控制,同时实现对时变网络时延τ3和τ4的补偿与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122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