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形大锻件精确连续折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1394.X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路;潘志远;郭棋;李豪;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7/04 | 分类号: | B21D7/04;B21D7/16;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形大锻件精确连续折弯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弧形入口凹模,与其匹配的凸模和带折弯导板的背压模实现,该方法包含将锻件毛坯加热展开预锻,背压切边,余热精确定位,折弯导板带动锻件弯曲部位沿凹模入口弧形轨迹运动折弯等步骤。本方法具有弯曲部位表面质量高、损伤小,锻件对称性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件 精确 连续 折弯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U形大锻件精确连续折弯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弧形入口凹模,与其匹配的凸模和带折弯导板的背压模实现,其中所述弧形入口轮廓为完整圆弧的1/4,半径为100‑350mm,弧形入口凹模工作表面沿运动方向每边均匀布置有3‑8个辊轴,凸模下表面外侧沿弯曲轴向布置有两条半径为3‑5mm的半圆柱形定位筋,所述定位筋与锻件中部内表面预压形成的定位凹槽相匹配,所述背压模设置于凹模型腔内部,其上表面型面轮廓与锻件中部外侧不弯曲区域形状相匹配,下端与液压缸连接提供大小为0.15‑0.25倍弯曲力的恒定背压,所述折弯导板一端以铰链与背压模端部连接,并随凸模下压沿弧形凹模和辊轴表面滑动,所述弧形入口凹模下部呈燕尾形,并与底座用楔铁紧固,所述底座与凹模燕尾另一端设置有垫片槽,并在新制模具装配时预装厚度最大为1.0mm的垫片,随着模具的使用,垫片厚度可降低但应不低于0.3mm;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将锻件预热到始锻温度,并展开锻造为“一”字型,同时在锻件中部与凸模接触部分的不弯曲变形区域外侧压半径为4‑6mm并贯通锻件宽度方向的定位凹槽;b.将上述锻件毛坯在预热过的切边模具上切边,切边采用与锻件主体非切边轮廓相匹配的背压模具,背压力为0.3‑0.5倍切边力;c.将切边后的余热毛坯立即放置到弧形入口凹模上方,由背压模以及相连的两个折弯导板构成的水平定位空间内,并通过背压模型面轮廓实现与锻件中部不弯曲区形状的粗定位,随后压力机带动凸模加压于锻件毛坯,配合背压液压缸活塞杆沿锻件水平方向的轻微抖动完成定位筋与定位凹槽的咬合和压紧,并使锻件毛坯与背压模紧密贴合实现精确定位;d.压力机带动凸模继续下压,折弯导板随下压过程进行以铰链为旋转轴,沿凹模弧形入口轨迹带动锻件弯曲部位进行连续折弯变形,当锻件达到预定的弯曲角度后连续折弯过程结束;e.压力机带动凸模回程,随凸模上升背压模带动折弯导板沿弧形轨迹运动并展开回复到水平状态,锻件脱模并得到具有所需弯曲角度的锻件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139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杆件弯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型材压弯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