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杂环境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0227.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东;陆峰;陈正益;张进前;李明;戴国元;管军;任国栋;崔建荣;马骏;张珂峰;姜玲平;高剑梅;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环境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基坑各侧采用桩加内支撑作支护结构兼止水帷幕;本发明可靠、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特别适合基坑深度11米以上的情况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 环境 基坑 支护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复杂环境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基坑各侧采用桩加内支撑作支护结构兼止水帷幕;(一)所述桩的施工包括下列步骤:(1)障碍物清理施工前对围护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进行探测清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减少施工冷缝的数量;(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边轴线基准点、围护平面布置图,按图纸尺寸放出围护桩边线和控制线,设立临时控制标志,做好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验收;(3)开挖沟槽根据基坑围护边线用0.4m3挖机开挖槽沟,沟槽尺寸为1000×1000mm,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土体及时处理,以保证三轴搅拌桩正常施工;(4)桩机就位由专人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铺设钢板,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或线锤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垂直度;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偏差小于15mm;成桩后桩中心偏位不超过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150;(5)水泥土配合比根据三轴搅拌桩的特点, 水泥土配比的技术要求如下:水灰比为1.0~1.5;42.5 级普通硅酸水泥掺量为22%,每立方米水泥掺量为418kg;(6)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水泥库,在开机前按要求进行水泥浆液的搅制;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送入贮浆桶内备用;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超过2 小时,搭接施工的相邻搅拌桩施工间隔不超过10 小时;注浆时通过2 台注浆泵2 条管路同Y 型接头从入口混合注入;(7)钻进搅拌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喷浆下沉、不大于1m/min,提升的速度不大于2.0m/min,在桩底部分重复搅拌注浆,停留1 分钟,并做好原始记录;施工形成第一个三轴搅拌桩;(8)间隔一孔法施工第二个三轴搅拌桩在与第一个三轴搅拌桩间隔一孔的位置,重复步骤(1)~(8)施工形成第二个三轴搅拌桩;(9)套接一孔施工第三个三轴搅拌桩按步骤(1)~(8)施工第三个三轴搅拌桩,第三个三轴搅拌桩的三个孔分别位于第一个三轴搅拌桩的右端孔处、第一个三轴搅拌桩于第二个三轴搅拌桩的间隔处及第二个三轴搅拌桩的左端孔处;(10)在第三个三轴搅拌桩的左端孔、右端孔中进行插管桩施工;各管桩的插入施工包括下列步骤:a)安放定位型钢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200,长2.5m,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300×320,长8~20m,管桩定位采用型钢定位卡;各三轴搅拌桩桩径为φ850,管桩间距1200mm,根据这个尺寸在平行H型钢表面用红漆划线定位;b)管桩起吊、插入插入管桩在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即进行,间隔时间不超过3小时,管桩起吊对准位置,插入搅拌桩立稳,利用两台经纬仪观测调整打入桩,当打入桩位置、垂直度调整后,将管桩下放,利用管桩自重将管桩插入三轴搅拌桩体内;待管桩自重无法使管桩继续下沉后采用汽车吊吊振动锤将管桩打下;c)管桩送桩采用与管桩同直径的钢制送桩器;d)管桩固定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放到定位型钢上,根据定位型钢与桩顶标高的高度差,在定位型钢上搁置槽钢,焊φ14吊筋控制管桩桩顶标高,误差控制在±5cm以内;待水泥土搅拌桩达到一定硬化时间后,将吊筋与沟槽定位型钢撤除;(二)内支撑施工包括下列步骤:1)土方开挖:开槽开挖至设计的圈梁底面标高;2)放线定位:测量员依据设计图纸用经纬仪放出圈梁及支撑的位置,要求误差<2cm,并做好标记;3)放样完毕后,测量员先将放样结果交项目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再报请业主及监理验收,否则重新放样;4)复检:业主,监理检查验收放样结果,合格后在放样单上签字认可;5)凿除浮浆:按设计要求凿除支护桩桩顶浮浆至设计的深度和宽度,松散层要清理干净,无碎块;6)绑扎钢筋:按设计图纸配筋要求绑扎钢筋;绑扎时要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几何尺寸误差要<20mm;所有联系梁钢筋锚入支撑梁内长度不少于35d,支撑梁保护层厚度为35mm;7)立模:根据圈梁及支撑梁的设计宽度、长度、高度立模;立模要平整、边直,做到几何尺寸准确无缝隙,不漏浆;8)浇注砼:圈梁浇注采用C35商品砼,砼塌落度为6~8cm;圈梁应连续浇注;浇筑混凝土时边浇注边震动密实,直到砼面出现浮浆为止;9)养护,拆模:砼浇注完成后要覆盖草包洒水保湿养护,养护期间上部不可重压或破坏;养护7天后拆模,但仍须保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10)试块制作:根据规范的要求:同一班组同一标号砼每100M3制作一组试块,养护28天后试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1022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钒钛矿的熔分炉还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氢气氧气加热的熔分炉还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