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镁合金结构件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9920.7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3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长东增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173;B23K9/23;B23K9/235 |
代理公司: | 32280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镁合金结构件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自制的氩气保护装置放置在工作台上,内部放置铝合金基材,预先充入高纯惰性气体,使腔内氧含量为50~80μL∕L;利用特制送丝装置将铝镁合金丝材输送到电弧产生的熔池中,形成与预处理过的基材结合的电弧熔覆层;然后通过每一层的数控加工程序实现逐层熔覆,最终得到具有快速凝固组织特征的高性能、全致密、形状复杂的三维铝镁合金结构件。该制造方法的制造成本低、制造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性能稳定,可快速制作复杂零部件并较大幅度提高铝合金结构件的结构强度,减少合金内部气孔、裂纹等组织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结构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铝镁合金结构件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1)基材预处理:首先将铝合金基体材料用砂纸打磨、抛光,之后在温度为30~50℃下,用酸溶液清洗20~30min,所述的酸溶液由浓度3%的氢氟酸溶液和浓度为8%的硫酸溶液按质量比1:3组成,再用清水清洗,然后将其依次放入丙酮、乙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清洗5~10min,以便去除表面杂质,取出后吹干,采用激光打标机对其进行表面微结构加工,形成间距为50~200μm的棱台型微结构,待用;/n(2)铝镁合金丝材的制备:①将一定比例的纯镁锭、铝粉、铁基合金粉末加入到干燥的熔炼炉中,各成分质量百分比为:纯镁锭5~10%、铝粉60~80%、铁基合金粉末15~30%,所述的铁基合金粉末的质量百分比为:Cr:35.5、Mn:10、Si:5.2、B:4.5、Ni:4.0、Zn:2.7、C:3.8、Fe:余量,在温度为700℃~800℃条件下熔炼3~5h,得到铝镁合金熔液;②将步骤①得到的铝镁合金溶液在温度为650℃~700℃、铸造速度为3~3.5mm/min、冷却水强度为0.1MPa~0.15MPa、冷却水温度为10℃~20℃的条件下铸造成厚度为400~500mm的铝镁合金铸锭;③将步骤②得到的铝镁合金铸锭铣去表面的氧化皮,然后进行热锻开坯、热轧盘圆、修磨、冷拉、真空退火一系列正常工序加工成直径为1~2mm的铝镁合金盘丝;④成品丝在无应力状态下,用酸和丙酮除丝材表面的氧化皮和污染物,干燥之后绕制在自动送丝机用的转盘上,待用;/n(3)在铝镁合金结构件CAD三维实体模型切片数据的驱动下,利用切片技术将连续的三维CAD数模离散成具有一定层厚及顺序的分层切片,切片厚度为500~600μm,将铝镁合金结构件的三维数据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二维平面数据,提取每一层切片所产生的轮廓并根据切片轮廓设计合理的路径、激光扫描速度、搭接率等工艺参数,沿由二维平面数据所确定的扫描轨迹生成每一层的数控加工程序,并传递给数控工作台;/n(4)将自制的惰性气体保护装置放置在工作台上,内部放置烘干的铝合金基材,预先充入一定流量的高纯惰性气体,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氩氦混合气体,所述的惰性的气体的纯度≥99.99%,流量为25~40L·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长东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长东增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2992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和夹紧功能的塑料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框纸裁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