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部动压软岩巷道U型钢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7579.8 | 申请日: | 2017-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77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姚韦靖;庞建勇;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动压软岩巷道U型钢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锚杆、锚索、U型钢支架、均匀卸压层、反底拱和支撑立柱。锚杆和锚索首先打入围岩内部,随后架设U型钢支架,在U型钢支架和巷道围岩之间布置均匀卸压层,均匀卸压层包括聚酯纤维网、充填体和钢筋网。若巷道所处围岩较为破碎,可增加围岩注浆设备,若巷道出现底臌现象,可增加反底拱,若巷道拱顶和两帮的地压强烈并伴有较大变形,可增加支撑立柱。本发明在常用U型钢支护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均匀卸压层,通过其卸压作用,提高了支护结构的初撑力,并有较大的变形缓冲能力,同时提供多种可选措施,既适应不同地层情况,又节约成本,经济效应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深部动压软岩 巷道 型钢 复合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深部动压软岩巷道U型钢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杆(31)、锚索(32)、U型钢支架(5)、均匀卸压层、反底拱和支撑立柱,所述锚杆(31)和锚索(32)首先打入围岩内部,随后架设所述U型钢支架(5),在所述U型钢支架(5)和巷道(1)围岩中间设置所述均匀卸压层,若巷道(1)所处围岩较为破碎,可增加采用围岩注浆设备,若巷道(1)出现底臌现象,可增加采用反底拱,若巷道(1)拱顶和两帮的地压强烈并伴有较大变形,可增加采用支撑立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4757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