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9133.9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忠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优化处理方案,通过干、湿结合的处理方法使黄土得到有效加固挤密后再消除其湿陷性,提高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施工效果优良且成本较低。其步骤为1) 在桩位处通过夯锤或成孔套筒以挤土方式进行成孔,并对桩孔周围土体进行挤密加固;2) 按照设定间距重复进行成孔,使桩孔之间的地基土体经多次挤密加固后,提高压实系数并消除湿陷性;3) 在桩孔内填入土和/或加固材料并灌注水,使桩孔内及周围土体受水浸泡并达到饱和,提高地基土体的含水量;4) 根据处理和湿陷沉降效果,在原桩孔之间增加新的桩孔并填入土和/或加固材料,或者在桩孔内补充灌注水、土和/或加固材料,对地基土体进行再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陷性 黄土 地基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 在桩位处采用挤土的方式进行成孔施工,即利用细长夯锤直接冲击土体,或者采用振动、锤击、静压的方式将底端封闭的成孔套筒在土体中沉入,在成孔过程中对桩孔周围土体进行挤密加固,达到设计深度后提出细长夯锤或者成孔套筒;2) 按照设定的间距重复进行上述成孔施工,形成多根均匀布置的桩孔,使桩孔之间的地基土体经多次挤密加固后,提高其压实系数并消除湿陷性;3) 在桩孔内填入土和/或加固材料并灌注水,水的灌注量根据地基土体的含水量确定,使桩孔内及周围土体受水浸泡并达到饱和,提高地基土体的含水量;4) 根据地基土体的处理效果和湿陷沉降效果,采用下述方式之一或者组合对地基土体进行再处理:①采用与上述步骤1)相同的方式在原桩孔之间位置增加新的桩孔,并在新的桩孔内再进行上述步骤3)的处理;②在桩孔内补充灌注水,或者补充填入土和/或加固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忠,未经王继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491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