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及含有该燃烧室的燃气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2924.3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宗超;朱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F23R3/38;F23R3/42;F23R3/5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及含有该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燃烧室包括上下相连的燃烧室头部、燃烧室筒体,燃烧室头部包括副燃气机构、环绕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外部的主燃气机构以及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及主燃气机构上方的空气入口,燃烧室筒体包括分别与副燃气机构、主燃气机构、空气入口相连通的内火焰筒以及环绕设置在内火焰筒外部并与空气入口相连通的外火焰筒,内火焰筒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显著降低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氮氧化物排放,提高燃烧效率,并实现燃烧室在40‑100%下的宽负荷低排放高效率稳定运行,且通过调节主燃气管及副燃气管内的燃气流量,能够在简单循环和带回热循环之间灵活转换,经济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放 燃烧室 含有 燃气轮机 | ||
【主权项】:
1.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其特征在于,该燃烧室包括上下相连的燃烧室头部、燃烧室筒体,所述的燃烧室头部包括副燃气机构、环绕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外部的主燃气机构以及设置在副燃气机构及主燃气机构上方的空气入口(5),所述的燃烧室筒体包括分别与副燃气机构、主燃气机构、空气入口(5)相连通的内火焰筒(2)以及环绕设置在内火焰筒(2)外部并与空气入口(5)相连通的外火焰筒(1),所述的内火焰筒(2)的底部设有燃烧室出口(6),燃气分别经副燃气机构、主燃气机构进入内火焰筒(2)内部,并与由空气入口(5)进入的空气混合后燃烧,最后经燃烧室出口(6)排出;所述的副燃气机构包括副燃气管(3)以及与副燃气管(3)相连通的中心体(10),该中心体(10)的内部设有副燃气腔(17),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副燃气喷射孔(13),所述的副燃气腔(17)通过副燃气喷射孔(13)与内火焰筒(2)相连通;所述的主燃气机构包括环绕设置在中心体(10)外部的环形管(20)以及与环形管(20)相连通的主燃气管(4),所述的环形管(20)的内部设有主燃气腔(16),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内主燃气喷射孔(14),外壁上开设有多个外主燃气喷射孔(15),所述的主燃气腔(16)分别通过内主燃气喷射孔(14)、外主燃气喷射孔(15)与内火焰筒(2)相连通;该燃烧室还包括与副燃气管(3)相连通的冷却空气管(18)以及分别与副燃气管(3)、主燃气管(4)相连通的总燃气管(19),所述的冷却空气管(18)与副燃气管(3)之间设有冷却空气开关阀(V3),所述的总燃气管(19)与副燃气管(3)之间设有副燃气管流量调节阀(V2),所述的总燃气管(19)与主燃气管(4)之间设有主燃气管流量调节阀(V1);按机组运行的模式分为简单循环和带回热器的循环两种工况,在简单循环工况下,副燃气管(3)逐渐关闭直至全部燃料均由主燃气管(4)进入内火焰筒(2),副燃气管(3)完全关闭后开启冷却空气管(18)来冷却中心体(10);在带有回热器的工况中,副燃气管(3)中燃气流量维持不变,增加主燃气管(4)中燃气流量,直至两者之和达到额定燃气流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292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