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预制外墙清水混凝土接缝构造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6720.7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利;郭洪;鲁斌;张新羽;马冲;王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64 | 分类号: | E04B2/64;E04B1/68;E04B1/7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装配式预制外墙清水混凝土接缝构造的施工方法,竖向接缝处的中层保温板之间封堵固定连接有保温条,外层面板之间塞有竖向背衬棒,竖向背衬棒与保温条之间形成竖向减压空腔,竖向背衬棒的外侧表面满涂有竖向接缝胶;外层面板之间塞有水平背衬棒,水平背衬棒与PE防水密封板之间形成水平减压空腔,水平背衬棒的外侧表面满涂有水平接缝胶,竖向减压空腔和水平减压空腔在十字接缝处连通,连通处设有排水结构。本发明使得接缝水顺利排出,对预制构件边缘的修补费用降低,进而降低了施工成本,打胶的同时弥补了构件边缘的修补费用,施工方便,外观上可以保证胶缝横平竖直,同时对构件外表面打磨和逐步的色差调整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预制 外墙 接缝 构造 清水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装配式预制外墙清水混凝土接缝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预制外墙清水混凝土接缝构造,包括左右和上下相邻的两片预制外墙板(1),左侧预制外墙板(1.1)和右侧预制外墙板(1.2)形成竖向接缝(2),上侧预制外墙板(1.3)和下侧预制外墙板(1.4)形成水平接缝(3),竖向接缝(2)和水平接缝(3)交汇形成十字接缝,所述预制外墙板是包括内层钢筋混凝土承力板(1a)、中层保温板(1b)和外层面板(1c)的夹心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接缝处的内层钢筋混凝土承力板之间通过现浇暗柱(4)连接为一体,所述竖向接缝处的中层保温板之间封堵固定连接有与中层保温板等厚的保温条(5),所述竖向接缝处的外层面板之间塞有与竖向接缝通长的竖向背衬棒(6),竖向背衬棒(6)与保温条(5)之间形成竖向减压空腔(7),所述竖向背衬棒(6)的外侧表面以及相邻外层面板的端面之间满涂有竖向接缝胶(8);所述水平接缝处的内层钢筋混凝土承力板之间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水平接缝处的中层保温板之间通长嵌有水平的PE防水密封板(9),所述PE防水密封板(9)也一体嵌入保温条(5)之间,所述水平接缝处的外层面板之间塞有水平背衬棒(10),水平背衬棒(10)与PE防水密封板(9)之间形成水平减压空腔(11),所述水平背衬棒(10)在竖向接缝处断开,所述水平背衬棒(10)的外侧表面以及相邻外层面板的端面之间满涂有水平接缝胶(12),所述竖向减压空腔(7)和水平减压空腔(11)在十字接缝处连通,连通处设有排水结构;施工步骤如下:步骤一,吊装同层预制外墙板,左侧预制外墙板(1.1)和右侧预制外墙板(1.2)形成竖向接缝(2),在竖向接缝(2)处的中层保温板(1b)之间封堵固定连接保温条(5),以中层保温板(1b)、保温条(5)、两侧的内层钢筋混凝土承力板(1a)以及钢框木模板为模板浇筑现浇暗柱(4);步骤二,在下侧预制外墙板(1.4)的中层保温板(1b)处和保温条(5)处放置PE防水密封板(9),然后吊装上侧预制外墙板(1.3)压住PE防水密封板(9)使其压缩进而密封此处,上侧预制外墙板(1.3)和下侧预制外墙板(1.4)形成水平接缝(3),在水平接缝内灌浆完成内层钢筋混凝土承力板(1a)之间的固定连接;步骤三,接缝检查:检查现场所有需要打胶的竖向接缝和水平接缝,对存在水泥浆阻塞的接缝进行标记,然后清理需要打胶的接缝内的杂物,对损坏的边角用腻子、粘接砂浆进行修理;步骤四,接缝填充:确认需要打胶的竖向接缝胶和水平接缝胶的深度,在竖向接缝处的外层面板之间塞入竖向背衬棒(6),竖向背衬棒(6)与保温条(5)之间形成竖向减压空腔(7),在水平接缝处的外层面板(1c)之间塞入水平背衬棒(10),水平背衬棒(10)与PE防水密封板(9)之间形成水平减压空腔(11),竖向背衬棒和水平背衬棒的塞入深度保持不一致,并在背衬棒的外侧留有打胶空隙;步骤五,施工排水结构;步骤六,防护胶带粘贴:在竖向接缝和水平接缝的两侧粘贴防护美纹纸,边缘部位曲线粘贴,十字接缝处折叠使防护美纹纸呈现角状;步骤七,防护美纹纸底涂:在防护美纹纸上均匀涂抹,底涂的干燥时间为30分钟~8个小时,底涂超过8小时,应重新进行底涂施工;步骤八,密封胶配制和搅拌:配制竖向接缝胶和水平接缝胶,用手持搅拌机搅拌15分钟,胶内掺入颜料的颜色与预制墙体表面的颜色保持不一致,胶需要在三小时内用完;步骤十,施胶:在竖向背衬棒的外侧表面以及相邻外层面板的端面之间满涂竖向接缝胶;在水平背衬棒的外侧表面以及相邻外层面板的端面之间满涂水平接缝胶,使刮刀将密封胶压紧;步骤十一,除去防护胶带:除去胶带时朝一个方向,一边去除一边将其缠在刮刀上;步骤十二,养护接缝胶;步骤十三,基底修补处理:步骤a、在比较影响目视效果的部位、严重缺陷以及明显超差部位需要先用角磨机打磨平整后,再用抗裂砂浆整体刮平处理后进行修补;步骤b、对构件面层破损比较集中的地方不得已进行补修时,用腻子进行修补,其颜色应与混凝土表面颜色尽可能一致;如果难以达到一致,其颜色应比混凝土表面颜色稍浅;步骤c、对混凝土构件表面油迹、锈斑、明显裂缝、流淌及冲刷污染痕迹明显缺陷需进行处理,明显的蜂窝、麻面和孔洞需要处理,混凝土构件表面直径大于5mm以上的孔洞和宽度大于0.3mm以上的裂缝需进行充填修补,并且以采取距墙面 5m远处观察,以肉眼看不到缺陷为衡量标准;步骤d、错模部位的高差在5mm以上时,用錾刀铲平,确实需要砂轮机磨平时,磨后需用外墙柔性腻子抹平填充修补平整,同时立即刮掉多余的腻子;步骤十四,打磨处理:对所有构件的表面都用砂布进行精细打磨,打磨必须彻底,使混凝土原始的基底光泽显露出来;对修补过多的部位打磨若出现腻子脱落,则需要重新调配腻子进行修补、打磨,直至完成;步骤十五,颜色调整:第一次调整的时候尽量做到调整面积较大,为下次颜色调整做参照,先调整修补过多的部位以及色差严重区域,等待整体混凝土水化反应一致的纹理出来后,再进行整体调整,对于严重部位允许保留一部分颜色不一致的情况,避免因为局部而影响整体,调整完毕后,须用砂纸背面把细小的颗粒打磨掉,便于墙体吸收均匀;步骤十六,涂装:步骤e、墙体调整颜色后2‑3小时,采用滚涂方式进行共2遍底涂;步骤f、底涂完毕后1.5‑2小时,采用滚涂方式进行共两遍面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672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