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控制电弧增材制造层间温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806.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70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钱锦文;宋二军;欧艳;肖逸锋;许艳飞;吴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095 | 分类号: | B23K9/095;B23K9/32;B23K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控制电弧增材制造层间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温度闭环控制结构Ⅰ主要由红外线测温仪、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液压驱动装置Ⅰ、液压驱动装置Ⅱ、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激光测距仪及支承平板等构成,所述的红外线测温仪的测温位置由第一伺服电机控制,用于快速获取每一层堆积完成后表面的温度范围,并将测量值实时传输给主控系统,同时根据预先设定的层间温度,主控系统通过控制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对先成形部分的局部施加感应加热及强制冷却作用,从而实现主动控制层间温度的目的。本发明用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不仅提高了零件的成形效率、形貌质量及力学性能,且具有控温精度高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控制 电弧 制造 温度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主动控制电弧增材制造层间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温度闭环控制结构Ⅰ及主控系统(10)构成,所述的温度闭环控制结构Ⅰ主要由红外线测温仪(2)、滚珠丝杆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4)、第一伺服电机(5)、激光测距仪(11)、液压杆Ⅰ、液压杆Ⅱ、液压驱动装置Ⅰ、液压驱动装置Ⅱ、冷却装置、第二伺服电机(14)、滚珠丝杆Ⅱ、支承平板(17)、固定卡槽Ⅱ、基板(18)及底座(13)组成;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4)沿成形件堆积高度方向的位置通过液压杆Ⅰ控制,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5)安装在固定卡槽Ⅰ的上面,所述的激光测距仪(11)固定在底座(13)上,并与主控系统(10)连接,用于辅助控制支承平板(17)的运动状态,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14)通过滚珠丝杆Ⅱ与支承平板(17)相连接,用于调整支承平板(17)沿堆积高度方向每次下降的距离以控制成形过程中堆积层厚的变化,滚珠丝杆Ⅱ与支承平板(17)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热层(16)以避免温度变化对滚珠丝杆Ⅱ的影响,所述的固定卡槽Ⅱ与液压杆Ⅱ相连接,所述的冷却装置主要由冷却喷嘴(7)及冷却介质管道(8)组成,所述的冷却喷嘴(7)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分布固定在冷却介质管道(8)的内侧壁上,在所述的冷却介质管道(8)的冷却介质输入端设置有自动控制阀门,并通过主控系统(10)控制阀门的运行状态,所述的冷却介质管道(8)安装在固定卡槽Ⅱ上使其环绕在成形件周围;所述的基板(18)放置在支承平板(17)上,基板(18)用于承载堆积成形的零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78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