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光液性能连续实时调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8359.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高航;刘子源;郭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7/00 | 分类号: | B24B57/00;B24B57/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液性能连续实时调控装置,包括粉料组分存储输送单元、液态组分存储输送单元、组分混合输出单元、控制及附件单元;所述的粉料组分存储输送单元和液态组分存储输送单元并列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组分混合输出单元位于粉料组分存储输送单元、液态组分存储输送单元的下方,控制及附件单元位于整个装置的外围。本发明通过精密调速电机和精密传送蜗杆组合方式实现了粉料组分的定量添加,通过混合液输送管路与各液态组分完成混合,实现了含有粉料组分的混合液的配置。本发明通过控制系统实时掌握抛光液配置过程中的温度及流量信息,并根据所需抛光液性能指标(温度、配比、流量)对相关部件进行调控,具有较高的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性能 连续 实时 调控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抛光液性能连续实时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料组分存储输送单元、液态组分存储输送单元、组分混合输出单元、控制及附件单元;所述的粉料组分存储输送单元和液态组分存储输送单元并列位于整个装置的上部,组分混合输出单元位于粉料组分存储输送单元、液态组分存储输送单元的下方,控制及附件单元位于整个装置的外围;所述的粉料组分存储输送单元包括进料口甲(15)、粉料存储罐(14)、粉料搅拌桨(13)、精密调速电机(12)、粉料传送管(10)、精密传送蜗杆(11)和粉料输送管路(9);所述的进料口甲(15)下方与粉料存储罐(14)相连通,粉料存储罐(14)内部安装有粉料搅拌桨(13),粉料存储罐(14)下方与粉料传送管(10)左端顶部相连,粉料传送管(10)内部安装有精密传送蜗杆(11),精密传送蜗杆(11)与精密调速电机(12)相连,粉料传送管(10)右端底部连接有粉料输送管路(9),粉料输送管路(9)与混合液输送管路(6)连接;所述的液态组分存储输送单元包括进料口乙(16)、进料口丙(20)、溶液存储罐甲(19)、溶液存储罐乙(23)、液位计甲(17)、温度计甲(18)、液位计乙(21)、温度计乙(22)、溶液输送管路甲(8)、溶液输送管路乙(28)、流量计甲(24)、电控伺服阀甲(26)、流量计乙(25)、电控伺服阀乙(27)和过滤装置(30);所述的进料口乙(16)和进料口丙(20)下方分别与溶液存储罐甲(19)和溶液存储罐乙(23)相连通;溶液存储罐甲(19)内部安装有液位计甲(17)和温度计甲(18),溶液存储罐乙(23)内部安装有液位计乙(21)和温度计乙(22);溶液存储罐甲(19)和溶液存储罐乙(23)下方分别与溶液输送管路甲(8)和溶液输送管路乙(28)相连;溶液输送管路甲(8)自上而下安装有流量计甲(24)和电控伺服阀甲(26),溶液输送管路乙(28)自上而下安装有流量计乙(25)和电控伺服阀乙(27);在电控伺服阀甲(26)和电控伺服阀乙(27)的下方溶液输送管路甲(8)和溶液输送管路乙(28)完成汇聚,管路汇聚处安装有过滤装置(30),过滤装置(30)的出口端与下方混合液输送管路(6)连接;所述的组分混合输出单元包括混合液输送管路(6)、搅拌机构(7)、缓冲器(5)、迷宫式流道腔室(3)、抛光液输出管路(34)、流量计丙(32)和温度计丙(33);所述的混合液输送管路(6)自上而下同轴安装多组搅拌机构(7),在混合液输送管路(6)下方连接有缓冲器(5);混合液输送管路(6)底端与迷宫式流道腔室(3)连接;迷宫式流道腔室(3)底部与抛光液输出管路(34)相连接;在抛光液输出管路(34)上顺序安装有流量计丙(32)和温度计丙(33);所述的控制及附件单元包括密闭箱体(37)、保温层(2)、电热丝(4)、控制系统(29)和控制线路(31);所述的密闭箱体(37)内壁分别环绕有保温层(2)和电热丝(4),控制系统(29)的反面通过控制线路(31)与液位计甲(17)、温度计甲(18)、液位计乙(21)、温度计乙(22)、流量计甲(24)、流量计乙(25)、电控伺服阀甲(26)、电控伺服阀乙(27)、流量计丙(32)、温度计丙(33)、搅拌机构(7)、过滤装置(30)、粉料搅拌桨(13)、精密调速电机(12)、精密传送蜗杆(11)和电热丝(4)相连接,控制系统(29)的正面以操作面板方式面向整个装置外部;所述的密闭箱体(37)底部设置底座(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835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磨轮
- 下一篇:KDP晶体水溶解微纳加工系统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