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轴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8900.9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余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顺鑫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32/00;C22C1/0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34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轴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含油轴承,一方面,在配方中加入氧化镧和长石,在制备的过程中加入硅橡胶,与氧化镧和长石合成固挥物,这种固挥物能在略低于烧结温度的750‑800℃分解出硅橡胶并在气化,从而使得烧结体内形成均匀分布的诸多孔隙,提高了含油轴承的孔隙率;另一方面,在配方中加入氧化铈、碳化硅和长石,长石的加入能降低整体配方的熔点,使得氧化铈和碳化硅在850‑900℃合成铈碳化硅,合成的铈碳化硅不仅具有较高的硬度,能提高含油轴承的强度,而且铈碳化硅还可以作为改良剂,与配方中铜合金、长石、氧化镧协同增效,进一步提升含油轴承的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轴承 碳化硅 长石 氧化镧 制备 硅橡胶 配方 合成 烧结 氧化铈 熔点 轴承技术领域 协同增效 整体配方 改良剂 孔隙率 铜合金 气化 体内 分解 | ||
【主权项】:
1.一种含油轴承,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0.1‑0.5%氧化铈、5‑15%碳化硅、1‑3%长石、0.5‑1.5%石墨、0.8‑1.5%氧化镧、0.5‑1%钴包二硫化钽和80‑90%铜基合金;所述含油轴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挥物的制备步骤:将0.8‑1.5%氧化镧和一半重量的长石混合后加热至600℃‑650℃,加入重量百分比为1‑5%的硅橡胶,保温0.5‑1小时,冷却至室温,粉碎,得所述固挥物;(2)混配步骤:将步骤(1)所得固挥物与0.1‑0.5%氧化铈、5‑15%碳化硅、0.5‑1.5%石墨、0.5‑1%钴包二硫化钽、80‑90%铜基合金、剩余一半重量的长石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料,其中,所述铜基合金的平均粒径不大于30μm;(3)成型步骤:将步骤(2)所得混合料压制成轴承雏型;(4)烧结步骤:将步骤(3)所得轴承雏型进行烧结,得轴承本体,其中,烧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低温升温阶段:从室温经过1.5‑2.5小时升温至750‑800℃;低温保温阶段:在750‑800℃保温10‑20分钟;高温升温阶段:从750‑800℃经过5‑10分钟升温至850‑900℃;高温保温阶段:在850‑900℃保温30‑45分钟;降温阶段:冷却至室温;(5)浸油步骤:将步骤(4)所得轴承本体进行真空浸油,即得所述含油轴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顺鑫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顺鑫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890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