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宜多年冻土区工程迹地植被恢复的植物搭配模式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421.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2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英;杨路存;王进昌;聂秀青;徐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810008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多年冻土区工程迹地植被恢复的植物搭配模式,包括:①梭罗草+扁穗冰草+赖草+青海冷地早熟禾以2:2:2:3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适宜应用于以生态恢复为目的的高寒草原区的工程迹地;②梭罗草+垂穗披碱草+星星草+碱茅以3:1:2: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适宜应用于以生态恢复为目的盐碱化的高寒草原区工程迹地;③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以3:2:2: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适宜应用于以生态恢复为目的高寒草甸区工程迹地。本发明为适宜多年冻土区植被恢复的系列植物搭配模式,具有外延性,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工程迹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宜 多年冻土 工程 迹地 植被 恢复 植物 搭配 模式 | ||
【主权项】:
一种适宜多年冻土区工程迹地植被恢复的植物搭配模式,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系列植物搭配模式:1)所述的植物搭配为多年生速效疏丛型禾草梭罗草+速效疏丛型禾草扁穗冰草+速效根茎型禾草赖草+长效密丛型青海冷地早熟禾,植物搭配重量比例为2:2:2:3,播种量为6~8kg/亩,适宜应用于以生态恢复为目的的高寒草原区的工程迹地;2)所述的植物搭配为多年生速效疏丛型禾草梭罗草+多年生速效疏丛型垂穗披碱草+长效密丛性星星草+长效密丛性碱茅,植物搭配重量比例为3:1:2:2,播种量为6~8kg/亩,适宜应用于以生态恢复为目的盐碱化的高寒草原区工程迹地;3)所述的植物搭配为多年生速效疏丛型禾草垂穗披碱草+多年生长效根茎型青海草地早熟禾+长效密丛性青海冷地早熟禾+长效密丛性中华羊茅,植物搭配重量比例为3:2:2:1,播种量为6~8kg/亩,适宜应用于以生态恢复为目的的高寒草甸区工程迹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8142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