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2608.4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鼎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池、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生物滤池、消毒池、净化池,所述絮凝池、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生物滤池、消毒池和净化池依次进行连接,所述调节池和曝气池均连接有曝气风机,所述沉淀池、生物滤池和净化池均连接有排污泵。本发明利用絮凝池、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生物滤池、消毒池和净化池依次对污水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除去污水中氮、磷及其他有害物质,从而使处理水水质达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设备长期使用而造成的污泥堆积、过滤结构堵塞等问题,实现了污水、污泥分离,大大的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所得处理水品质好,值得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滤池 沉淀池 调节池 净化池 曝气池 消毒池 絮凝池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处理水 污水 污水处理效率 过滤结构 曝气风机 污泥堆积 污泥分离 排污泵 堵塞 水质 达标 | ||
【主权项】:
1.高效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絮凝池(1)、调节池(2)、曝气池(3)、沉淀池(4)、生物滤池(5)、消毒池(6)、净化池(7),所述絮凝池(1)、调节池(2)、曝气池(3)、沉淀池(4)、生物滤池(5)、消毒池(6)和净化池(7)依次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2)和曝气池(3)均连接有曝气风机(9),所述沉淀池(4)、生物滤池(5)和净化池(7)均连接有排污泵(8),所述沉淀池(4)的一侧连接有污水进水管(24),所述污水进水管(24)的一侧延伸至沉淀池(4)的内侧,所述沉淀池(4)连接有污水进水管(2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22)和第二保护罩(23),且所述第二气缸(22)和第二保护罩(23)位于污水进水管(24)的下方,所述第二气缸(22)位于第二保护罩(23)的内侧,且所述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延伸至第二保护罩(23)的外侧,所述沉淀池(4)连接有污水进水管(24)的一侧连接有污水出水管(19),所述污水出水管(19)的一侧延伸至沉淀池(4)的内侧,所述污水出水管(19)的另一侧连接有排污泵(8),所述污水出水管(19)位于第二气缸(22)位于第二保护罩(23)的下方,所述第二保护罩(23)靠近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网支架(14),且所述滤网支架(14)的另一侧与沉淀池(4)远离污水进水管(24)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22)的活塞杆远离第二保护罩(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21),所述第二推板(21)的一端与滤网支架(14)滑动连接,所述滤网支架(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0),所述沉淀池(4)远离污水进水管(24)的一侧开有排泥口(13),所述排泥口(13)位于滤网支架(14)的上方,且与滤网支架(14)相靠近,所述沉淀池(4)靠近排泥口(13)一侧的顶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保护罩(10)和第一气缸(11),所述第一气缸(11)位于第一保护罩(10)的内侧,且所述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延伸至第一保护罩(10)的外侧,所述所述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远离第一保护罩(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12),所述第一推板(12)的一端与沉淀池(4)靠近排泥口(13)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沉淀池(4)靠近排泥口(13)一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处理水出水管(15),且所述处理水出水管(15)的一侧延伸至沉淀池(4)的内侧,所述沉淀池(4)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头(17),所述沉淀池(4)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冲洗水池(18),所述冲洗水池(18)远离排污泵(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冲洗水进水管(16),且所述冲洗水进水管(16)的一侧延伸至冲洗水池(18)的内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鼎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鼎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826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