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3522.1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4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作田雅芳;杉浦友纪;久保田健朗;石村匠史;星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董敏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支承轴包括第一受支承部和第二受支承部,第一受支承部和第二受支承部由一对紧固部的相应的支承孔支承。支承轴包括大径部、小径部、以及形成在大径部与小径部之间的台阶部,其中,大径部包括第一受支承部,小径部包括第二受支承部,并且小径部的直径比大径部小。小径部包括渐缩部、第一待断裂部和第二待断裂部,其中,渐缩部在小径部处设置成与台阶部相邻,并且渐缩部的直径朝向台阶部逐渐减小,第一待断裂部设置在渐缩部的直径最小的部分处以在二次碰撞时断裂,第二待断裂部与第二受支承部相邻地安置以在二次碰撞时断裂。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柱护罩(8),所述柱护罩(8)包括能够在柱状件轴向方向上伸缩的转向轴(3)、外护罩(12)、以及配装至所述外护罩(12)的内护罩(11),所述外护罩(12)包括缝隙(26)和设置在所述缝隙(26)的两侧的一对紧固部(19),所述柱护罩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转向轴(3),并且能够在所述柱状件轴向方向上伸缩;紧固机构(18),所述紧固机构(18)包括紧固轴(21)和使所述紧固轴(21)旋转的操作杆(20),所述紧固轴(21)穿过所述一对紧固部(19)的紧固轴穿过孔(29),所述紧固机构构造成通过所述紧固轴(21)紧固所述一对紧固部(19),使得所述外护罩(12)保持所述内护罩(11);第一齿形成构件(40),所述第一齿形成构件(40)形成第一齿(41)并且固定至所述内护罩(11);支承轴(50),所述支承轴(50)包括第一受支承部(50a)和第二受支承部(50b),所述第一受支承部(50a)和所述第二受支承部(50b)由所述一对紧固部(19)的相应的支承孔(38)支承;以及第二齿形成构件(70),所述第二齿形成构件(70)包括第二齿(72a),所述第二齿(72a)与所述第一齿(41)中的相对应的一个第一齿接合,所述第二齿形成构件由所述支承轴(50)可旋转地支承,以根据所述操作杆(20)的操作而旋转,使得所述第二齿(72a)与所述第一齿(41)中的相对应的一个第一齿接合或者脱开接合,其中:所述支承轴(50)包括大径部(51)、小径部(52)、以及形成在所述大径部(51)与所述小径部(52)之间的台阶部(53),其中,所述大径部(51)在支承轴方向上部分地包括所述第一受支承部(50a),所述小径部(52)在所述支承轴方向上部分地包括所述第二受支承部(50b),并且所述小径部(52)的直径比所述大径部(51)小;以及所述小径部(52)包括渐缩部(54)、第一待断裂部(H1)和第二待断裂部(H2),所述渐缩部(54)在所述小径部(52)处设置成与所述台阶部(53)相邻,并且所述渐缩部(54)的直径朝向所述台阶部(53)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待断裂部(H1)设置在所述渐缩部(54)的直径最小的部分(54a)处以在二次碰撞时断裂,所述第二待断裂部(H2)与所述第二受支承部(50b)相邻地安置以在二次碰撞时断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35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铰接式铁路车辆转向架的整流罩
- 下一篇:减震装置以及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