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耐400度高温的轴承钢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4788.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3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罗海文;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2C38/46;C22C38/04;C22C38/02;C22C38/50;C21D1/26;C21D1/18;C21D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高温轴承钢的开发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可耐400度高温的轴承钢的制备方法。该轴承用钢加工的轴承,可在不超过400℃的高温下服役使用。本发明高温轴承钢通过真空感应炉和真空电渣重熔双真空冶炼,成分为4.50~5.28%Cr,3.75~4.10%Mo,0.56~0.80%V,0.30~0.34%Mn,0.21~0.26%Ni,0.20~0.29%Si。热处理工艺为:将轴承钢加热到800~870℃保温,降温到700~800℃等温退火,再缓冷至室温;加热至1050~1070℃固溶,保温后油淬;再加热到510~550℃回火,时间为2~2.5h,按此工艺回火三次。本发明设计的新型高温轴承钢通过降低钒含量,使得碳化物细小弥散分布,可减少疲劳裂纹源的产生,同时硬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室温硬度不小于62HRC,400℃高温硬度不小于658HV,满足高温条件下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00 高温 轴承钢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耐400度高温的轴承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为:(1)钢的冶炼:适用于真空感应炉和真空电渣重熔双真空冶炼;成分质量分数范围为:C 0.75~0.90wt.%,N 0.005~0.012wt.%,Cr 4.50~5.28wt.%,Mo 3.75~4.10wt.%,V 0.56~0.80wt.%,Mn 0.30~0.34wt.%,Ni 0.21~0.26wt.%,Si 0.20~0.29wt.%,Ti≤0.005wt.%,P≤0.01wt.%,S≤0.008wt.%,O≤0.0009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凝固、热锻/热轧工艺:将上述冶炼获得钢液通过连铸或模铸得到钢坯或钢锭,凝固后在750~850℃预热10min~20min,加热到1050℃~1150℃,热锻或热轧为直径不小于15mm的棒材,终锻或终轧温度不低于900℃,锻后炉冷或灰冷至室温;(3)热处理工艺:将上述锻材或者轧材依次经过等温退火、高温固溶和油淬、高温回火三个热处理工序得到所需的性能;第一步等温退火时将轴承钢加热到800~870℃,保温4~6h,然后再以3~10℃/min冷速冷到700~800℃,等温4~6h,后以20~30℃/h的冷速缓冷至600~670℃,再随炉冷至室温;第二步是将冷至室温的钢件加热至750~850℃预热30~50min,再以10~20℃/min速度加热至1050~1060℃,保温30~50min;出炉后油冷至100~200℃,然后空冷至室温;第三步是将冷却后的轴承钢在520~550℃之间回火2~2.5小时,后空冷至室温,共回火三次;处理后其硬度达到62‑65HRC,并在高温400℃下的维氏硬度达到658HV以上,相当于洛氏硬度58HRC以上,能够很好地满足在400℃环境中工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478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粒型碎枝机
- 下一篇:一种蜂巢圆筒电场阴极针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