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8207.X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6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华;李利莎;贺永胜;韩鹏飞;吕学利;李万华;谢清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489部队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B25B11/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2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震动防护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隔震器由钢丝绳、上下压盘、连接螺栓组成,其中,每根钢丝绳两端均进行压套处理;装配工艺主要分为压套前准备、压套、钢丝绳切断、隔震器上夹板装配、隔震器下夹板装配、动态和静态性能检测、包装等7个步骤。本发明的装配台体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通用性强,产品生产效率高、装配方便快捷、合格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鼓形 钢丝绳 隔震器 装配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装配工艺,其特征是:将上压盘(4)、下压盘(3)与数十根长度相等的左右双捻向钢丝绳装配成隔震器的过程,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压套前准备,在压制钢套之前先将钢丝绳截断成3~5m长度,置于压套机“V”形导轨槽中,并辅以适当的压紧措施,以防止钢丝绳弯曲,将钢套(2)一次性穿好;步骤2、钢丝绳压套,选用材质较软、延性较大的低碳钢材料,钢套分成两段,压制宽度控制在40~50mm,切割前,中间留5~8mm间隙;步骤3、钢丝绳切断,钢丝绳压完钢套处理后从钢套中间一分为二,切割成等长度的钢丝绳(1);步骤4、隔震器上夹板装配,将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保持在完全收缩的位置,把定位大挡环(14)放在立轴(11)上,再将上夹板的下压盘(3)放在定位大挡环(14)上;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16),使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完全伸出,将上夹板的上压盘(4)放在齿条(15)上,利用齿条的宽度保持上压盘(4)与下压盘(3)间距;对上压盘(4)与下压盘(3)进行初步连接,是非固接的,将端盖板盖(17)安装到端盖板轴(13)上;将压套完毕、等长度切割后并且去毛刺的钢丝绳(1),按左、右捻向不同分成两组,不同捻向的钢丝绳(1)间隔布置,对称放入上夹板的安装孔内;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16),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完全收缩到端盖板轴(13)内;启动加载油缸(9),压缩夹板作用下,使上压盘(4)和下压盘(3)之间的间距至设定位置,再对称拧紧夹板的连接螺栓,确保上压盘(4)和下压盘(3)的螺栓连接均匀可靠;加载油缸(9)卸载复位,取出一端安装好的钢丝绳隔震器和定位大挡环(14),将隔震器倒置放到立轴(11)上,再将定位大挡环(14)安放在立轴(11)上;步骤5、圆鼓形钢丝绳隔震器下夹板装配,将下夹板下压盘(3)放在定位大挡环(14)上,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16),使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完全伸出;将下夹板上压盘(4)放到齿条(15)上,利用齿条(15)的宽度保持上压盘(4)和下压盘(3)间距;对上压盘(4)和下压盘(3)进行初步非固接连接,将端盖板盖(17)安装到端盖板轴(13)上;按照左、右捻向钢丝绳间隔布置原则,将钢丝绳(1)对称压入下夹板的安装孔内;转动端盖板上的齿轮轴(16),端盖板轴(13)内的齿条(15)完全收缩到端盖板轴(13)内;启动加载油缸(9),压缩夹板作用下使上压盘(4)和下压盘(3)之间的间距至设定位置,再对称拧紧夹板的连接螺钉,并用扭矩扳手测量连接螺栓的预紧力,确保上压盘(4)和下压盘(3)的螺栓连接均匀可靠;加载油缸(9)卸载复位,卸下装配完成的钢丝绳隔震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1489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1489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1820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