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对数螺线隐形扫气道并取代常规扫气道的引擎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0584.7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苏克;叶晓波;富田博;P·G·安祺莉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2 | 分类号: | F02F1/22;F02B25/20;F02B23/08;F02F3/26;F02F3/28;F02F7/00;H01T13/02;H01T13/20;H01T13/32;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具对数螺线隐形扫气道并取代常规扫气道的引擎其革命性地在内燃机的缸体与活塞有接触的内壁去掉了常规的开槽扫气道的方法从而避免了活塞与缸体开槽扫气道之间的间隙掺混新鲜充量与废气;其隐形气道为对数螺线其具压力角处处相等的特性,减少气阻掺混,减化加工工序,减少新鲜充量与废气的掺混。在内燃机的缸体上设有弯形气道(534),整个气道的通道是隐形的藏身在缸体的铸造件内,弯形气道具对数螺线其在压铸模具内设有的弯棒形的斜导柱是经过模外的弯转抽芯滑块而压铸成形的;所述弯形气道(534)的通孔作为新扫气道口比常规的缸体(44)的扫气道口更高即更靠近火花塞,当新鲜充量(531)进入缸体内就沿缸体环周的内壁的表层上形成涡旋的巡廻流的状态,使得新鲜充量随废气(532)掺混减少。 | ||
搜索关键词: | 对数 螺线 隐形 扫气道 取代 常规 引擎 | ||
【主权项】:
具对数螺线隐形扫气道并取代常规扫气道的引擎,其特征在于,其革命性地在内燃机的缸体与活塞有接触的缸体内环周的内壁的表层上去掉了常规的在缸体内环周的内壁上开设有开启的沿着活塞往复方向的长距离的显露形的开口的开槽扫气道的方法从而避免了活塞与缸体的所述开槽扫气道之间的间隙掺混新鲜充量与废气,在内燃机的缸体上设有弯形气道(534),所述弯形气道(534)在内燃机的缸体上有左右各一的各自独立的弯通孔,所述弯通孔的下端点与缸体的连接箱体的下发兰面贯通,所述弯通孔的上端点与缸体的内环周的内壁贯穿而形成弯通孔,所述弯通孔的上端点的的通孔设在位于靠近缸体的长圆形的化油器进气口的上方左右各一处,所述弯形气道的整个气道的通道是隐形的其藏身在缸体的铸造件内,所述弯形气道具对数螺线其在压铸模具内设有的弯棒形的斜导柱经过模外的弯转抽芯滑块而压铸成形的;内燃机的缸体上的所述弯形气道的所述弯通孔的上端点的所述相贯的通孔设在位于靠近缸体的长圆形的化油器进气口的上方左右各一处的与缸体的内环周的内壁贯穿而形成相贯的通孔作为新扫气道口;所述弯形气道(534)的通孔作为新扫气道口比常规的缸体(44)的扫气道口更高即更靠近火花塞其在靠近活塞移至上止点位的第二活塞环的往下2‑5mm的位置,其比常规的扫气道口往上提高了几毫米,当新鲜充量(531)进入缸体内就沿缸体环周的内壁的表层上形成涡旋的巡廻流的状态,使得新鲜充量随废气(532)一起从排气口出去的量就会少很多,从而使排废气质量更好且效率更高,以利于解决和改善常规二冲程内燃机因换气时活塞在下止点附近进气和排气过程同时进行而致的新鲜充量与废气易于掺混使出残余废气系数比较大及扫气消耗功大以及在扫气期间有较多新鲜充量短路而直接流入排气管使未燃HC排放高且使内燃机外特性曲线变化陡峭其变工况运行的经济性能较差以及常规二冲程内燃机的缸体内的左右对称的扫气道出到缸体内的活塞上部的气体有个碰撞的过程致使有一部分新鲜充量与废气易于掺混而一起从排气口跑出去,从而形成具对数螺线隐形扫气道并取代常规扫气道的引擎,其弯形气道为对数螺线其具压力角处处相等的特性,减少气阻掺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叶园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2058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气缸发动机盖支撑气弹簧
- 下一篇:一种实用的密封气缸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