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的外保温T形复合墙体及作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6492.X | 申请日: | 201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9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林;贾穗子;刘岩;张宗敏;刘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08;E04B1/98;E04C2/288;E04C2/30;E04C2/32;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的外保温T形复合墙体及作法,属于建筑节能抗震技术领域。T形复合墙板主要由再生混凝土墙板、EPS保温模块、PVC管、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组成。本发明采用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在上、下复合墙板拼装时装配于上、下复合墙板中预留孔洞的PVC管内。所述T形复合墙体有两道抗震防线,具有良好的消能减震性能。本发明改变了普通混凝土墙体保温差的缺点,同时克服了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抗震能力差的不足,将发明的铅管‑粗砂减震控制装置与新型构造的装配式复合墙体有机组合,形成了抗震、节能、防火一体化的墙体。同时所述复合墙体,利用了再生混凝土材料,有利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发展,环境效益明显。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墙体 粗砂 铅管 消能 减震 复合墙板 再生混凝土 外保温 孔洞 减震控制装置 装配式混凝土 混凝土墙体 保温模块 环境效益 减震性能 建筑节能 建筑垃圾 抗震防线 抗震技术 墙体抗震 新型构造 有机组合 键组成 装配式 资源化 拼装 墙板 墙体 温差 抗震 预留 装配 防火 节能 一体化 | ||
【主权项】:
1.一种带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的外保温T形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T形复合墙体由两个或多个上、下T形复合墙板装配而成;T形复合墙板由再生混凝土墙板(1)、EPS保温模块(2)、PVC管(3)和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4)组合装配而成,其中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4)由铅管(5)、粗砂(6)、镀锌薄钢片盖板(7)和螺栓(8)组成;所述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4)通过在铅管(5)中灌注粒径2mm‑5mm的粗砂(6),采用镀锌薄钢片盖板(7)对铅管上、下端加盖封堵,并采用螺栓(8)拧紧;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4)插嵌在PVC管(3)内;所述再生混凝土墙板(1)为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墙板,位于EPS保温模块(2)的内侧,既有利于受力,并且防护EPS保温模块,还起到防火的作用;所述EPS保温模块(2)作为再生混凝土墙板的外保温层,EPS保温模块(2)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燕尾槽,有利于浇筑再生混凝土成型后,EPS保温模块(2)与其内侧的再生混凝土墙板(1)进行机械咬合,构成外保温T形墙体;EPS保温模块(2)的四周设有企口,方便模块拼接,使较小的EPS保温模块(2)咬合拼接成较大的EPS保温模板;所述PVC管(3)嵌套在再生混凝土墙板(1)的预留孔洞中,用于放置铅管‑粗砂消能减震键;预留孔洞设置在再生混凝土墙板(1)的拐角及端部;所述再生混凝土墙板(1)是由再生混凝土和单排配筋钢丝网组成,其中再生混凝土粗骨料颗粒直径为5mm‑10mm;再生混凝土墙板(1)规格:长度为600mm‑6000mm,长度模数为300mm;截面高度为300mm‑1500mm,高度模数为100mm;厚度30mm‑60mm,厚度模数为10mm;再生混凝土墙板接缝边缘带有45°坡角,坡角边长为3mm‑5mm,在装配接缝处用水泥胶浆密封;再生混凝土墙板(1)的内表面采用5mm~10mm厚抹面胶浆作为防护面层;再生混凝土墙板(1)的四周设有企口,方便墙体拼装;所述EPS保温模块(2)作为再生混凝土墙板的外保温层,增强了房屋的保温隔热能力;EPS保温模块(2)兼做再生混凝土墙板的外模板,其内侧再生混凝土墙板配置单排配筋钢丝网,工程塑料制作的断桥键穿过EPS保温模块,将内侧单排配筋钢丝网固定,在浇筑再生混凝土过程中,EPS保温模块表面的燕尾槽与T形复合墙板的再生混凝土墙板构成机械咬合;EPS保温模块四周设有企口,便于用小尺寸的EPS保温模块拼装成大尺寸的EPS保温模板,在拼装接缝处EPS保温模块通过企口紧密咬合;EPS保温模块厚度为60mm‑100mm;为了防止上、下T形复合墙板装配时尘土、杂物和积水进入EPS保温模块和再生混凝土墙板企口内,下部装配墙板的EPS保温模块和再生混凝土墙板上端企口应为凸槽,装配的上部墙板相应部位的下端企口应为凹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2649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