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擦群桩布桩方法及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9734.0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1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贺可强;傅鹏辉;何学会;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宁波市京甬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02D27/1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群桩布桩方法及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其属于建筑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加固应用领域。同一承台下的群桩由位于桩位中心的单根内桩与其周围多根外桩共同组成,内外桩均为实心的预制桩、下端封闭的管桩以及沉管灌注桩等打入桩,在锤击、振动贯入或压入等方法成桩,其通过测定各种参数来确定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于大面积含松散非粘性土的地基,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局部范围即群桩结构内外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而不需要对整个地基土进行处理,故施工难度小、施工工期较短、经济性强;通过桩的挤土效应和外桩的套箍作用将桩间土挤密,充分地发挥了土本身的承载,而使内桩—桩间土—外桩成为一个整体共同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群桩布桩 方法 及其 复合 地基承载力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摩擦群桩布桩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承台下的群桩由位于桩位中心的单根内桩与其周围多根外桩共同组成,内桩与外桩均为实心的预制桩、下端封闭的管桩以及沉管灌注桩打入桩,在锤击、振动贯入或压入方法下成桩;其具体的布桩步骤如下:①内桩在桩位中心打设;②外桩围绕桩位中心依次对称打设至设计平面位置,同一桩位上不同外桩的轴心依次相连形成的多边形为正多边形;③最终内外桩组成的群桩承载体形成束状,在内外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一个有效空间以保证桩间土达到充分挤密而不挤坏的理论临界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桩壁的摩擦承载效应,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桩间土本身的承载性能,最终形成内桩—桩间土—外桩共同作用的承载体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宁波市京甬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理工大学;宁波市京甬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297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