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母页岩炼油的煤气连续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2340.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7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油母页岩炼油的煤气连续加热装置,包括:燃烧设备、掺冷系统和换热体;燃烧设备为燃气燃烧室和转烟室,且采用法兰连接;燃烧室为拱形结构,一端设有烟气出口与转烟室烟气进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燃烧器和掺冷系统;转烟室通过法兰与换热体连接;换热体由圆筒形第一筒体、圆筒形第二筒体、扁圆形内筒体和钢管构成;圆筒形第二筒体与扁圆形内筒体之间形成煤气流通通道;扁圆形内筒体在两平面板上开设若干个孔,并在相对应的开孔穿入钢管;烟气在扁圆形内筒体内流过;在弧面板外侧与圆筒形第二筒体内侧设置有密封装置,即将煤气连箱分成不相通的两室,在煤气连箱两室的适当位置设置多个隔板,将管群分成多个行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母页岩 炼油 煤气 连续 加热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油母页岩炼油的煤气连续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设备、掺冷系统和换热体;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室和转烟室;其中,转烟室上部设置换热体,转烟室与换热体采用法兰连接;所述的燃烧室为180度拱形结构,燃烧室外部由钢板制成燃烧室壳体,壳体底部表面设置轻质耐火材料,侧墙和180度拱内壁设置耐火纤维,在耐火纤维内侧和轻质耐火材料内侧设置重质耐火材料,即由重质耐火材料围设形成燃烧室内腔,重质耐火材料为内壁;所述燃烧室一端设有烟气出口与转烟室烟气进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室设置燃烧器的端墙内设置有掺冷系统;所述掺冷系统包括:嵌装在燃烧室端墙的重质耐火材料内的配风管,开设于配风管上的喷风管和配风进口管;所述配风进口管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配风管连通;所述喷风管与燃烧室内腔连通,用以向燃烧室内供入低温气体;所述燃烧器与燃烧室内腔连通,燃气通过燃烧器供入燃烧室内腔中并在燃烧室内腔中燃烧;所述转烟室包括:转烟室壳体以及依次设置于转烟室壳体内壁的耐火纤维和重质耐火材料,即重质耐火材料围设形成转烟室内腔,重质耐火材料为转烟室内腔的内壁;转烟室内腔一端设有烟气进口与燃烧室烟气出口通过法兰连接,另一端为烟气出口,通过法兰与换热体连接,烟气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测得烟气出口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输出的热电偶;所述换热体包括:圆筒形第一筒体、圆筒形第二筒体、扁圆形内筒体、钢管和密封装置构成;其中,圆筒形第一筒体罩置于圆筒形第二筒体外部,且圆筒形第一筒体与圆筒形第二筒体之间间隙内填充耐火纤维;所述扁圆形内筒体设置于圆筒形第二筒体内部,且扁圆形内筒体外壁与圆筒形第二筒体内壁间隙形成煤气流通通道;其中,扁圆形内筒体与圆筒形第二筒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扁圆形内筒体与圆筒形第二筒体形成的横截面为完整环的环腔分隔为横截面弧形的两弧形腔的密封装置,即分隔为左弧形腔和右弧形腔;扁圆形内筒体径向插入若干钢管,且钢管用于连通左弧形腔和右弧形腔;左弧形腔和右弧形腔内部均设置有将弧形腔纵向分为多个小弧形腔室的多个隔板,且左弧形腔和右弧形腔内的隔板高度均不同,即实现每个左弧形腔与对应的右弧形腔纵向方向上均有重叠区域,且重叠区域内的扁圆形内筒体上设置有钢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3234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碳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制备低碳烯烃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