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5800.5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5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欢;张燕梅;余子群;宋光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1;H01M10/655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庄俊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所述排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电池模组由N个电池单体组成,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留一定的空隙,从电池模组外侧至模组中心的空隙逐渐增大;步骤二:以电池使用工况的电流大小和使用时间为依据,以步骤一中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的空隙以及电池单体与模组箱体之间的空隙为变化参数搭建热仿真模型;步骤三:分别计算电池单体纵向和横向的热导率。本发明不仅可以在不增加工艺复杂性的情况下合理布局板材,减轻动力电池模组的重量,而且可以增加电池模组的散热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导热 排布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电池模组由N个电池单体组成,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留一定的空隙,从电池模组外侧至模组中心的空隙逐渐增大;步骤二:以电池使用工况的电流大小和使用时间为依据,以步骤一中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的空隙以及电池单体与模组箱体之间的空隙为变化参数搭建热仿真模型;空隙大小方案个数M不少于10个,根据热仿真计算结果,得到各个电池单体的平均温度为T_avg,计算N个电池单体T_avg的平均值和离散度,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调节M个方案的空隙大小设置得到M’个方案,使模组的外侧电池和中心电池T_avg的差减小,最终绘制每组方案M+ M’个对应的平均温度关系图;并计算每组方案所对应箱体体积时模组的体积比能量,绘制每组方案与体积比能量关系图;根据绘图结果兼顾两项指标确定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从中心至外侧空隙大小递减方案,以及电池单体与模组箱体之间空隙大小的最佳方案;步骤三:分别计算电池单体纵向和横向的热导率,纵向,即垂直于电极片的方向的热导率kT_radical计算公式为:L_batt/(L_pos/kT_pos+L_neg/kT_neg+L_pos_cc/kT_pos_cc+L_neg_cc/kT_neg_cc+L_sep/kT_sep),横向,即平行于电极片的方向的热导率kT_parallel计算公式为:(kT_pos*L_pos+kT_neg*L_neg+kT_pos_cc*L_pos_cc+kT_neg_cc*L_neg_cc+kT_sep*L_sep)/L_batt。式中,L代表长度,KT代表热导率,下标中的batt代表电池厚度、pos代表正极极片厚度、neg代表负极极片厚度、pos_cc代表正极集流体厚度、neg_cc代表负极集流体厚度、sep代表隔膜厚度;步骤四:根据计算结果,选用热导率接近或大于该方向热导率的材料作为导热板填充在该方向的接触面之间;步骤五:电池单体与电池模组箱体之间的空隙所使用导热板的板材遵从步骤四规律;步骤六:对板材布局优化后的体系按照一定的产热功率和产热时间进行热仿真计算;步骤七:对全部采用高热导率的未优化体系进行热仿真计算对比优化前后的动力电池模组重量数据和电池温升数据,并根据对比结果按照步骤二进一步地调整空隙大小,直至得到散热效果好、重量轻并且内外电池温度均匀的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3580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失稳抑制设备和电池
- 下一篇:防带电性剥离剂用组合物及防带电性剥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