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测定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5060.3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闫柯乐;张红星;李莹;邹兵;肖安山;林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G01N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测定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原料气体组分不易控制、测量耗时长、结果重复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快速测定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的方法,采用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测定装置快速测定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所述装置包括载气控制装置、油气发生装置、气体混合装置、吸附柱、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和真空泵,气体混合装置安装在油气发生装置上方,二者之间由阀门连接;吸附柱位于气体混合装置上方,二者之间通过阀门连接;油气浓度检测装置通过管线与气体混合装置和吸附柱出口阀门相连接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快速测定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中。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测定 油气 回收 吸附 材料 吸脱附 性能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快速测定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的方法,采用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测定装置快速测定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所述装置包括载气控制装置、油气发生装置、气体混合装置、吸附柱、油气浓度检测装置和真空泵,气体混合装置安装在油气发生装置上方,二者之间由阀门连接;吸附柱位于气体混合装置上方,二者之间通过阀门连接;油气浓度检测装置通过管线与气体混合装置和吸附柱出口阀门相连接;进行油气回收用吸附材料吸脱附性能测定时,包括如下步骤:(1)结合气体质量流量控制系统和油气浓度测定装置,配制不同流量和浓度的油气,并直接进入吸附柱内;(2)吸附材料初次吸附时,首先进行饱和吸附处理,测定吸附材料初次吸附量;(3)对饱和后的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测定脱附量;(4)脱附处理后的吸附材料重新吸附油气,达到动态吸附穿透后,测定吸附材料此次吸附量;(5)第二次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测定此次脱附量;(6)脱附处理后的吸附材料重新吸附油气,达到动态吸附穿透后,测定吸附材料此次吸附量;(7)第三次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测定此次脱附量;(8)脱附处理后的吸附材料重新吸附油气,达到动态吸附穿透后,测定吸附材料此次的吸附量;(9)将步骤(4)、步骤(6)和步骤(8)中测定的吸附量取平均值为吸附材料的动态吸附量,将步骤(5)和步骤(7)中测定的脱附量为吸附材料的动态脱附量,通过吸附材料的动态吸附量和动态脱附量来对比评价吸附材料的吸脱附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4506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折机构及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煤吸附甲烷势阱深度分布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