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井型直流接地极混凝土结构中馈电棒腐蚀检测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0716.0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智慧;蔡汉生;滕芸;胡上茂;贾磊;鲁海亮;蓝磊;文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型直流接地极混凝土结构中馈电棒腐蚀检测模拟方法,包括:(1)构建实际混凝土结构的缩比结构模型;(2)通过控制通入馈电棒的直流电大小和/或通入直流电的时间,使馈电棒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3)采用电阻抗成像系统对馈电棒腐蚀前和腐蚀后的缩比结构模型进行电阻抗成像,分别获得各腐蚀程度对应的电阻抗成像图;(4)获得馈电棒腐蚀程度和电阻抗成像图的映射关系数据库;(5)根据实际混凝土结构电阻抗成像图的阻抗分布及其颜色深浅,人工从映射关系数据库中找出对应的电阻抗成像图,该电阻抗成像图对应的腐蚀程度即实际混凝土结构中馈电棒的腐蚀程度。本发明实现了混凝土结构馈电棒腐蚀程度的随时随地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深井 直流 接地 混凝土结构 馈电 腐蚀 检测 模拟 方法 | ||
【主权项】:
1.深井型直流接地极混凝土结构中馈电棒腐蚀检测模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1)利用水、水泥、沙子及馈电棒,按预设的缩比比例对实际混凝土结构进行等效缩比,构建缩比结构模型;(2)通过控制通入馈电棒的直流电大小和/或通入直流电的时间,使馈电棒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采用失重法测量腐蚀前后馈电棒的失重,获得各腐蚀程度对应的失重值,采用失重值定量表示馈电棒的腐蚀程度;(3)采用电阻抗成像系统对馈电棒腐蚀前和腐蚀后的缩比结构模型进行电阻抗成像,分别获得各腐蚀程度对应的电阻抗成像图;所述的电阻抗成像系统包括直流电源、虚拟仪器机箱、虚拟仪器控制器、数据总线、电压采集模块和矩阵开关,直流电源和电压采集模块均连接矩阵开关,电压采集模块和矩阵开关通过数据总线连接虚拟仪器控制器,虚拟仪器控制器连接虚拟仪器机箱;本步骤进一步包括:3.1缩比结构模型外壁均匀布设P个电极,P在23~25范围内取值,所有电极均通过导线连接矩阵开关,所有电极顺次记为电极1、电极2、电极3、…电极P;3.2构建P个电极系统,电极系统包括:①以电极1和电极2作为激励电极,顺次以电极3和电极4、电极4和电极5、……电极(P‑2)和电极(P‑1)、电极(P‑1)和电极P作为边界电压采集电极对;②以电极2和电极3作为激励电极,顺次以电极(p+2)和电极(p+3)、电极(p+3)和电极(p+4)、……电极(P‑1)和电极P、电极P和电极1作为边界电压采集电极对;③以电极p和电极(p+1)作为激励电极,顺次以电极(p+2)和电极(p+3)、电极(p+3)和电极(p+4)、……电极(P‑1)和电极P、电极P和电极1、电极1和电极2、……电极(p‑2)和电极(p‑1)作为边界电压采集电极对,p为3、4、……(P‑1);④以电极P和电极1作为激励电极,依次以电极2和电极3、电极3和电极4、……电极(P‑3)和电极(P‑2)、电极(P‑2)和电极(P‑1)作为边界电压采集电极对;3.3各电极系统下分别采集边界电压数据,具体为:直流电源通过矩阵开关给激励电极提供激励电流,电压采集模块通过矩阵开关采集各边界电压采集电极对的边界电压数据;3.4采集的边界电压数据通过虚拟仪器控制器传输给虚拟仪器机箱,虚拟仪器机箱内根据边界电压数据进行电阻抗成像;(4)将馈电棒失重值和电阻抗成像图建立映射关系,获得馈电棒腐蚀程度和电阻抗成像图的映射关系数据库;(5)将子步骤3.1~3.4中的缩比结构模型换成实际混凝土结构,采用子步骤3.1~3.4的方法对实际混凝土结构进行电阻抗成像;根据实际混凝土结构电阻抗成像图的阻抗分布及其颜色深浅,人工从映射关系数据库中找出对应的电阻抗成像图,该电阻抗成像图对应的腐蚀程度即实际混凝土结构中馈电棒的腐蚀程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5071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碳复合颗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电极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