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钴助催化剂改性BiFeO3薄膜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5042.3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7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王森;黄岳祥;秦来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8/04 | 分类号: | C23C28/04;C23C18/12;C23C18/14;C25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薄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钴改性BiFeO3(BFO)薄膜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钴(Co‑Pi)改性BFO薄膜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光辅助电化学沉积法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FO薄膜表面上沉积负载一层Co‑Pi助催化剂。通过磷酸钴助催化剂改性后,可以有效降低BFO薄膜光电极的反应过电势,提高表面反应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BFO薄膜光电极存在的光生载流子迁移率较差以及载流子复合率高等问题,从而可以大幅提高BFO薄膜光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促进BFO薄膜光电极在光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催化剂 改性 bifeo3 薄膜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磷酸钴(Co‑Pi)改性BiFeO3(BFO)薄膜光电极,其特征在于:BFO薄膜是由颗粒尺寸约100nm的纳米颗粒堆叠而成,而Co‑Pi助催化剂呈絮状结构完全覆盖在BFO薄膜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5504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纳米颗粒组装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用于切削工具的保持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一种制备BiFeO<sub>3</sub>薄膜的方法
- 在SrTiO<sub>3</sub>衬底上调控多铁铁酸铋外延薄膜带隙的方法
- 一种梯度铁电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 BiFeO<sub>3</sub>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BiFeO<sub>3</sub>钠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制备纯相BiFeO<sub>3</sub>陶瓷的湿化学方法
- 一种B位Mn和Ni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sub>3</sub>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Tb和Mn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sub>3</sub>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Tb、Cr 和Mn 三元共掺杂高剩余极化强度的BiFeO<sub>3</sub> 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FeO<base:S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