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瓦斯继电器拆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8307.5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巍;刘璋;卢烨;刘天慈;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力及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压器瓦斯继电器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变压器瓦斯继电器拆装的装置是由四个抱箍(1)、四个固定夹(2)、两根连接连杆、第一至第四抱箍螺杆、第一螺母(411)、第二螺母、第三螺母(421)、第四螺母(422)、第五螺母(431)、第六螺母(432)、第七螺母(441)、第八螺母(442)、第一固定组件(51)、第二固定组件(52)、第三固定组件(53)、第四固定组件(54)组成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后作业时间更短、劳动强度更低、更安全、密封垫圈损坏机率更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瓦斯 继电器 拆装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变压器瓦斯继电器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变压器瓦斯继电器拆装的装置是由四个完全相同的抱箍(1)、四个完全相同的固定夹(2)、两根连接连杆、第一抱箍螺杆(41)、第二抱箍螺杆(42)、第三抱箍螺杆(43)、第四抱箍螺杆(44)、第一螺母(411)、第二螺母、第三螺母(421)、第四螺母(422)、第五螺母(431)、第六螺母(432)、第七螺母(441)、第八螺母(442)、第一固定组件(51)、第二固定组件(52)、第三固定组件(53)、第四固定组件(54)组成的;所述抱箍(1)由长方体形状的抱箍本体(11)构成,抱箍本体的抱箍前侧面(12)上具有贯通抱箍本体前、后侧面的两个互不相通的抱箍固定孔(13),抱箍本体上具有贯通抱箍本体上、下表面及抱箍本体前侧面的半圆柱体形抱固孔(14),两个抱箍固定孔(13)分别位于抱固孔(14)的外侧,抱固孔内壁具有螺纹;所述固定夹(2)由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三连接板(23)、第四连接板(24)、第五连接板(25)构成,第一连接板(2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2)的一端相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板(22)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板(24)的一端相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板(2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23)的一端相垂直连接、第三连接板(23)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25)的一端相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板(21)、第三连接板(23)、第五连接板(25)三者是平行的,第三连接板(23)、第五连接板(25)两者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连接板(22)、第三连接板(23)两者是平行的,第四连接板(24)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板(25)的另一端是相远离的,第一连接板(21)上具有贯通第一连接板上下表面的第一固定孔(211)、第四连接板(24)的近另一端上具有贯通第四连接板上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孔(241)、第五连接板(25)的近另一端上具有贯通第五连接板上下表面的第三固定孔(251),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第三连接板(23)三者围成了夹槽(26),所述固定夹是一体形成的;所述一体形成是指由一块板弯折或冲压或铸造形成的;所述连接连杆由连杆本体(31)、向连杆本体一端外延伸的第一延伸杆(32)、连杆本体另一端外延伸的第二延伸杆(33)、向连杆本体一端外延伸且位于第一延伸杆(32)下方的第一延伸板(34)、向连杆本体另一端外延伸且位于第二延伸杆(33)下方的第二延伸板(35)构成,第一延伸板(34)的长度大于第一延伸杆(32)的长度,第二延伸板(35)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杆(33)的长度,第一延伸板(34)远离连杆本体的一端的端头附近具有贯通第一延伸板(34)上、下表面的第一紧固孔,第二延伸板(35)远离连杆本体的一端的端头附近具有贯通第第二延伸板(35)上、下表面的第二紧固孔;所述用于变压器瓦斯继电器拆装的装置在安装状态时,将两个抱箍(1)的抱箍前侧面(12)对置使两个半圆柱体形抱固孔(14)形成圆柱体孔,该两个抱箍称为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第一抱箍螺杆(41)及第二抱箍螺杆(42)分别穿过第一及第二抱箍固定孔(13),将其中之一的固定夹(2)的第四连接板(24)及第五连接板(25)放在第一抱箍的后侧面并使其中之一固定夹的第二固定孔(241)套在伸出第一抱箍后侧面的第一抱箍螺杆(41)上、使其中之一固定夹的第三固定孔(251)套在伸出第一抱箍后侧面的第二抱箍螺杆(42)上,将其中之二的固定夹(2)的第四连接板(24)及第五连接板(25)放在第二抱箍的后侧面并使其中之二固定夹的第二固定孔(241)套在伸出第二抱箍后侧面的第一抱箍螺杆(41)上、使其中之二固定夹的第三固定孔(251)套在伸出第二抱箍后侧面的第二抱箍螺杆(42)上,第一抱箍螺杆(41)上端的第一螺母(411)、第二抱箍螺杆(42)上端的第三螺母(421)将其中之一的固定夹(2)固定在第一抱箍上,第一抱箍螺杆(41)下端的第二螺母、第二抱箍螺杆(42)下端的第四螺母(422)将其中之二的固定夹(2)固定在第二抱箍上;将另两个抱箍(1)的抱箍前侧面(12)对置使两个半圆柱体形抱固孔(14)形成圆柱体孔,该两个抱箍称为第三抱箍和第四抱箍,第三抱箍螺杆(43)及第四抱箍螺杆(44)分别穿过两个抱箍固定孔(13),将其中之三的固定夹(2)的第四连接板(24)及第五连接板(25)放在第三抱箍的后侧面并使其中之三固定夹的第二固定孔(241)套在伸出第三抱箍后侧面的第三抱箍螺杆(43)上、使其中之三固定夹的第三固定孔(251)套在伸出第三抱箍后侧面的第四抱箍螺杆(44)上,将其中之四的固定夹(2)的第四连接板(24)及第五连接板(25)放在第四抱箍的后侧面并使其中之四固定夹的第二固定孔(241)套在伸出第四抱箍后侧面的第三抱箍螺杆(43)上、使其中之四固定夹的第三固定孔(251)套在伸出第四抱箍后侧面的第四抱箍螺杆(44)上,第三抱箍螺杆(43)上端的第五螺母(431)、第四抱箍螺杆(44)上端的第七螺母(441)将其中之四的固定夹(2)固定在第四抱箍上,第三抱箍螺杆(43)下端的第六螺母(432)、第四抱箍螺杆(44)下端的第八螺母(442)将其中之四的固定夹(2)固定在第四抱箍上;所述两根连接连杆称为第一连接连杆及第二连接连杆,第一固定组件(51)穿过第一连接连杆的第一延伸板(34)的第一紧固孔、其中之一的固定夹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一连接连杆与其中之一的固定夹相固定,第三固定组件(53)穿过第一连接连杆的第二延伸板(35)的第二紧固孔、其中之三的固定夹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一连接连杆与其中之三的固定夹相固定,第二固定组件(52)穿过第二连接连杆的第一延伸板(34)的第一紧固孔、其中之二的固定夹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二连接连杆与其中之二的固定夹相固定,第四固定组件(54)穿过第二连接连杆的第二延伸板(35)的第二紧固孔、其中之四的固定夹的第一固定孔将第二连接连杆与其中之四的固定夹相固定;在组装完成后,第一连接连杆的第一延伸杆及第二延伸杆位于第一连接连杆的第一延伸板上方,第二连接连杆的第一延伸杆及第二延伸杆位于第二连接连杆的第一延伸板下方,四个抱固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随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随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5830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