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0231.X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3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琨明;曹铭;黄菊花;刘明春;赵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56;H01M10/6561;H01M10/663;B60L11/18;F01N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6122 | 代理人: | 马彩凤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利用内燃机的自然吸气原理将吸入燃烧室的空气流经动力电池箱实现对动力电池冷却,利用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将引入燃烧室的高温废气流经动力电池箱实现对动力电池加热,最终将工作的动力电池实际温度控制在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以内。该系统能够在对内燃机的功率、油耗和排放性能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根据动力电池的当前实际工作温度和理想工作温度的差异来进行控制,实现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或加热处理。提高了整个动力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防止电池出现热失控,降低动力电池安全事故发生率,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节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动力 汽车 电池 管理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循环布置的风冷进气管(1)、两位三通电磁阀(2)、动力电池箱进气管(5)、动力电池箱(3)、动力电池箱出风口(6)、空气滤芯(8)、废气再循环装置(9)、废气再循环歧管(10),当动力电池(4)的实际温度高于理想工作温度上限时,通过调节两位三通电磁阀(2)的位置,使风冷进气管(1)和动力电池箱进气管(5)连通,利用内燃机在进气行程时形成的负压,引入大气流经动力电池箱(3)对动力电池(4)进行风冷,空气最终经过空气滤芯(8)后进入燃烧室,直到动力电池(4)温度低于理想工作温度上限;当动力电池(4)的实际工作温度低于理想工作温度下限时,将两位三通电磁阀(2)调节至废气再循环歧管(10)与动力电池箱进气管(5)连通的位置,利用废气再循环装置(9)的工作原理,废气将通过废气再循环歧管(10)经动力电池箱(3)后进入燃烧室,实现高温尾气对动力电池(4)加热,直到动力电池(4)的实际温度高于理想工作温度下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023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