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水生植物的恢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7911.4 | 申请日: | 2017-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良;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良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A01G22/00;A01K61/10;A01K61/2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河道水生植物的恢复方法,属于生态恢复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在适应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地方采用培育、播种、人工扦插的方式进行沉水植物的种植,在河道中栽培合适的沉水植物,并控制沉水植物在河道中的各种生长条件,再通过适当的养护管理技术,重建沉水植被,改善河道水体生态系统的局部环境,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达到固定水底淤泥,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持水质持久清澈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沉水植物 水生植物 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工程 自然生态环境 恢复 沉水植被 当地气候 地理环境 河道水体 局部环境 生长条件 水底淤泥 养护管理 扦插 播种 栽培 水质 修复 重建 培育 种植 | ||
【主权项】:
1.一种河道水生植物的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河道沉水植物群的复建,结合生物和生态技术构建和恢复沉水植物群,恢复河道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生态系统自我净化及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其主要内容如下:(a)培养:在3~4月中将种子撒播在混合基质中,加盖细土,加水3~5cm,盖上塑料膜,温度保持在28℃,遮光,持续40h,完成发芽,然后进行通风透光育苗,温度不变,光照强度为2000LUX,每天光照时间为12h,育苗的株行距为10~20cm,施肥1~2次,并逐渐加深水位至15~20cm,以防植株的叶片被阳光照射而枯死,所述混合基质由25%~30%的河沙、70%~75%的泥土和0.3%~0.8%的营养液组成;(b)种植:对水流平缓的河道进行清淤或回填种植泥层,保证河道的泥底层厚度为20~30cm,以防泥底层过厚而缓释泥底层养分因而造成恶化水质的情况,并在泥底层的表面铺盖直径一至二公分的粗砂,以防止灌水或震动造成水溷浊现象,挑选沉水植物的健康植株,其种苗长度为8~10厘米,以3株根部带有少许土壤的种苗为一丛作为栽种单元,并在其外层揉合一层粘土,然后在其外端套一易降解的有机网,网口较大,使其能够在水中较长时间保持球状结构而不破裂,种苗栽种密度为每平方米7~8丛,栽种方式为人工扦插固定,栽种形状为方形、圆形或弧形;(c)成活:在所构建的沉水植物群外侧伫立木栅栏,在木栅栏外固定一个小网口的渔网,以增强网的固定从而减少水流对刚栽种种苗的冲击,也能阻挡和收集水面的漂浮物,在沉水植物恢复时,前期水位一般保持在0.3~0.4m,当沉水植物在水底覆盖面可达85%以上时,水深控制在1米,水流控制在6~12cm/s,水温在22℃,水体光照10000~15000LX;(d)投放:在河道内投放微生物和水生动物,所述微生物包括硝化菌种、反硝化菌种、EM菌种和其它菌群,所述水生动物包括鱼苗、软体动物和浮游动物,所述鱼苗为3~5cm长的小鱼,且其投放密度为200~300条/亩,所述软体动物的投放密度为80~100只/亩;(e)管理:定期换水、清理垃圾、收割沉水植物和捕捞鱼虾,除去杂质与病残植株,通过人工捕获有害个体或用杀卵剂及灭菌剂对有害生物进行灭杀,在7月中旬,根据水域肥瘦情况酌情追肥,每平方米施无机肥料20~25g,若淤泥较厚,水质较肥,则不必施肥,防止生长过旺。所述的沉水植物为苦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良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绍兴良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6791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