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热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清洁分级淬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0021.9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顾剑锋;潘健生;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20 | 分类号: | C21D1/20;C21D1/60;C21D1/63;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热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清洁分级淬火方法,该方法是将经加热奥氏体化之后的工件淬入第一热水槽中进行冷却,待工件表面温度降至100‑160℃时,再将工件转移至第二热水槽中进行等温停留,待工件内部温度基本均匀后,取出,即完成工件的分级淬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个工艺步骤简单,通过热水槽的温度、浓度、间歇停留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调节,可准确控制工件的冷却速度,能扩大热水等温淬火的应用范围,克服现有用冷水进行间歇淬火难以应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局限,操作更加安全方便,经济改造成本低,节能,易于大规模工业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 作为 冷却 介质 清洁 分级淬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热水作为冷却介质的清洁分级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经加热奥氏体化之后的工件淬入第一热水槽中进行冷却,待工件表面温度降至100‑160℃时,再将工件转移至第二热水槽中进行等温停留,待工件内部温度基本均匀后,取出,即完成工件的分级淬火;所述的第一热水槽中装有NaCl溶液,该NaCl溶液的温度为60‑110℃;所述的第二热水槽中装有纯水,该纯水的温度为90‑100℃;工件在第一热水槽中时,工件心部的冷却速度>工件自身材料的淬火临界冷却速度;在将工件转移至第二热水槽时,工件心部的温度<过冷奥氏体不稳定的温度区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7002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