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银核壳纳米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3506.3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竹林;孟国文;柯岩;周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B22F9/24;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银核壳纳米刺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纳米刺为金纳米刺的表面包覆厚2‑10nm的银纳米壳层,其中,金纳米刺为金纳米球的表面竖有金刺,金刺为顶直径为8‑12nm、底直径为18‑22nm、高为15‑20nm的锥台状;方法为先将金纳米球水溶液、氯金酸水溶液和对苯二酚水溶液依次加入搅拌下的水中反应后,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的处理,得到金纳米刺,再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戊二醇溶液和金纳米刺戊二醇的分散液加入搅拌下的戊二醇中后,将硝酸银戊二醇溶液加入其中反应,接着,先对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的处理,再将其分散于乙醇或水中,制得目的产物。它可作为SERS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上附着的有机物的含量。 | ||
搜索关键词: | 银核壳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金‑银核壳纳米刺的制备方法,所述金‑银核壳纳米刺包括金纳米刺,所述金纳米刺的表面包覆有银纳米壳层;所述金纳米刺为金纳米球的表面竖有金刺,所述金纳米球的球直径为41‑111nm,所述金刺为锥台状,其锥台的顶直径为8‑12nm,底直径为18‑22nm,高为15‑20nm;所述银纳米壳层的厚为2‑10nm;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先按照水、0.15‑0.25g/L的金纳米球水溶液、95‑105g/L的氯金酸水溶液和8‑12g/L的对苯二酚水溶液的体积比为30:0.1‑0.8:0.8‑0.12:8‑12的比例,将金纳米球水溶液、氯金酸水溶液和对苯二酚水溶液依次加入搅拌下的水中反应1‑2min,得到金纳米刺水溶液,再对金纳米刺水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的处理,得到金纳米刺;步骤2,先按照戊二醇、14‑18g/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戊二醇溶液和4‑6g/L的金纳米刺戊二醇的分散液的体积比为5:0.8‑1.2:0.8‑1.2的比例,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戊二醇溶液和金纳米刺戊二醇的分散液加入搅拌下的110‑130℃的戊二醇中,得到混合液,再按照混合液和8‑12g/L的硝酸银戊二醇溶液的体积比为7:0.1‑1的比例,将硝酸银戊二醇溶液加入搅拌下的140‑160℃的混合液中反应至少30min后,对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的处理,得到中间产物;步骤3,将中间产物分散于乙醇或水中,制得金‑银核壳纳米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735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