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钒钛磁铁矿的直接提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537.6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刘彪;郑诗礼;王少娜;郭雪梅;李猛;王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1/02;C22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钛磁铁矿的直接提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钒钛磁铁矿和炭基添加剂的混合物为原料进行钙化焙烧,之后将钙化焙烧产物进行后处理,得到含钒液。所述方法钒的回收率高;浸出液杂质含量少,经过简单除杂即可制得高纯钒制品;不产生废气,操作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工艺成本低;提钒过程不影响炼铁,提钒后尾渣不含钠盐,可以直接配矿炼铁,从而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钒钛磁铁矿 提钒 钙化焙烧 炼铁 后处理 操作工艺 工艺成本 设备要求 混合物 含钒液 含钠盐 浸出液 除杂 高纯 配矿 炭基 回收率 添加剂 废气 | ||
【主权项】:
1.一种钒钛磁铁矿的直接提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钒钛磁铁矿和炭基添加剂的混合物为原料进行钙化焙烧,之后将钙化焙烧产物进行后处理,得到含钒液;所述后处理包括将钙化焙烧产物进行与铵盐溶液进行铵化反应得到铵化后浆料;将铵化后浆料进行脱氨反应,得到脱氨后物料;将脱氨后物料浸出,固液分离后得到偏钒酸铵溶液和浸出渣;其中,所述铵盐溶液中的铵盐选自碳酸铵和/或碳酸氢铵;所述铵盐溶液中铵盐的质量为钙化焙烧产物质量的5‑20%;所述铵盐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钙化焙烧产物质量的15‑30%;所述铵盐溶液的溶剂选自水;所述铵化反应的温度为20‑60℃;所述铵化反应的时间为2‑5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775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