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1271.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0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乐;任姝;李惟慷;戴文智;秘旭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5/08 | 分类号: | F01K25/08;F01D15/10;F25B30/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方星星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包括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吸收式热泵模块以及第二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初始热源在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内完成循环发电后,成为仍具有一定温度的低温热流体,低温热流体进入吸收式热泵模块中品位被提升,成为高温二次热源的同时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向外制冷,吸收式热泵模块采用虹吸管作为运输制冷剂溶液的主要工具,利用高度差实现溶液流动,减小了工质泵的投入,经过两次换热后的余热再进入第二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发电,实现对余热的充分利用,解决常规低品位热源回收系统尾端仍处于可利用状态能源的去向问题,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增加了电量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机 循环 吸收 式热泵 联合 发电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吸收式热泵模块以及第二有机朗肯循环模块;所述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包括第一蒸发器,连接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发电机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发电机组的第一冷凝器,有机工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内与初始热源换热后进入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发电,然后进入所述第一冷凝器冷凝后回到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一流量控制阀及第一工质泵;所述吸收式热泵模块包括发生器,与所述发生器存在高度差的气液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发生器一侧的溶液热交换器,以及连接于所述溶液热交换器的吸收器,所述发生器通过虹吸管连接于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内液面与所述发生器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所述溶液热交换器与所述发生器之间的高度差,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上方通过第一管道连接于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三冷凝器连接于第三蒸发器,所述第三蒸发器连接于所述吸收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方通过第二管道连接于所述吸收器,所述第二管道穿过所述溶液热交换器与之换热,所述吸收器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于所述溶液热交换器及所述发生器,经所述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换热后的低温热流体进入所述发生器内与所述发生器内的稀溶液换热,稀溶液在所述发生器内被加热形成气液两相混合物由所述虹吸管吸入所述气液分离器内,分离后的水蒸气由所述第一管道进入所述第三冷凝器内冷却形成冷凝液体,冷凝液体流入所述第三蒸发器内对外制冷,吸热蒸发形成制冷剂蒸汽流回所述吸收器内,分离后的浓溶液流入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溶液热交换器换热后进入所述吸收器,所述吸收器内混合形成的稀溶液经所述第三管道回流经过所述溶液热交换器进入所述发生器内;所述第二有机朗肯循环模板包括第二蒸发器,连接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发电机组,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发电机组的第二冷凝器,经所述吸收式热泵模块换热后的余热部分排出,另一部分通过第四管道通入所述第二蒸发器内与有机工质换热,有机工质被加热后进入所述第二发电机组发电;所述第二有机朗肯循环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的第二流量控制阀及第二工质泵;所述发生器、所述吸收器及所述第一管道上连接有安全阀及排气阀,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流量控制阀、第三工质泵及流量显示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8127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弦传感器诊断电路
- 下一篇:一种CCD视觉筛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