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以提高白桦茸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7704.5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68;A01G1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赵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以提高白桦茸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培养方法,其包括接种步骤、添加第一营养液步骤、第一培养环境调整步骤、添加第二营养液步骤、第二培养环境调整步骤以及采收步骤。首先,将白桦茸菌株接种至固态培养基以培养出白桦茸菌丝体。当白桦茸菌丝体达第一预设面积时,添加第一营养液。当白桦茸菌丝体达第二预设面积时,降低培养环境的亮度与温度后。接着,在添加第二营养液后,回复培养环境的亮度与温度,并待白桦茸菌丝体达第三预设面积时采收。藉此,本发明可有效提升白桦茸菌丝体产物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 ||
搜索关键词: | 用以 提高 白桦 三萜类 化合物 含量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以提高白桦茸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一接种步骤,将至少一白桦茸菌株接种至一固态培养基并使所述白桦茸菌株于一培养环境中进行培养以产生至少一白桦茸菌丝体;进行一添加第一营养液步骤,其中当所述白桦茸菌丝体经培养而达一第一预设面积时,添加一第一营养液至所述固态培养基上;进行一第一培养环境调整步骤,其中当所述白桦茸菌丝体经培养而达一第二预设面积时,降低所述培养环境的一亮度,并降低一温度至11℃至15℃之间,以使所述白桦茸菌丝体培养一培养时间;进行一添加第二营养液步骤,添加一第二营养液至所述固态培养基上;进行一第二培养环境调整步骤,恢复所述培养环境的所述亮度,并恢复所述温度至15℃至25℃之间;以及进行一采收步骤,其中当所述白桦茸菌丝体经培养而达一第三预设面积时,采收所述白桦茸菌丝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8770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有机硒蛹虫草的培植方法
- 下一篇:莲子壳在制作茶薪菇培养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