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泄压流体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5740.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9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苏太东;王咏;朱锋;周庆平;彭长江;张小平;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29/04 | 分类号: | F16L29/04;F16K17/0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1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泄压流体连接器,包括有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有第一阀体,第一阀芯,移动卡环,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阀芯上设置有与第一阀芯密封槽连通的第一泄压孔,第一阀芯密封圈设置于第一阀芯密封槽内且封堵住第一泄压孔,移动卡环设置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通过弹簧力和压力的变化推动移动卡环从而打开第一泄压孔,实现自动泄压。插座包括有第二阀体,第二阀芯,导流柱,导流柱卡环和第三弹簧;导流柱的后端部可在导流柱移动孔内移动,导流柱上设置有与第二阀芯内密封槽连通的第二泄压孔,第二阀芯内密封圈设置于第二阀芯内密封槽内且封堵住第二泄压孔,通过弹簧力和压力的变化推动导流柱从而打开第二泄压孔,实现自动泄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连接器 | ||
【主权项】:
一种自泄压流体连接器,包括有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包括有第一阀体,第一阀芯,定位卡环,移动卡环,压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一阀芯密封圈;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弹力小于第二弹簧的弹力;所述的第一阀体中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移动卡环槽,所述的移动卡环设置于移动卡环槽内,且移动卡环的长度小于移动卡环槽的长度,所述的第一阀体前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定位卡环槽,所述的定位卡环卡入定位卡环槽内,所述的压套固定于定位卡环上,所述的第一阀体内腔的后端部为连通的第一阀芯密封孔和第一密封圈变形孔,第一密封圈变形孔位于第一阀芯密封孔的后端,第一密封圈变形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阀芯密封孔的直径,所述的第一阀体内腔位于移动卡环槽和压套之间为第一导流孔,所述的第一阀体内腔位于移动卡环槽和第一阀芯密封孔之间为第二导流孔,且第二导流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阀芯密封孔的孔径,第二导流孔和第一阀芯密封孔之间形成台阶过渡面;所述的第一阀芯包括有阀杆、固定连接于阀杆前端的卡板和固定连接于阀杆后端的密封块,所述的密封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第一阀芯密封槽,密封块位于第一阀芯密封槽后端的部分上设置有一圈前后贯通且与第一阀芯密封槽连通的第一泄压孔,所述的第一阀芯的卡板上设置有导流孔,且卡板定位于移动卡环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套、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移动卡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台阶过渡面接触抵压,第一阀芯密封槽内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阀芯密封圈,第一阀芯密封圈与第一阀芯密封孔的内侧壁接触抵压;所述的插座包括有第二阀体,设置于第二阀体内的第二阀芯、导流柱、导流柱卡环和第三弹簧,以及第二阀芯内密封圈和第二阀芯外密封圈;所述的第二阀体内腔的后端为导流柱卡环槽,导流柱卡环卡入导流柱卡环槽内,第二阀体内腔位于导流柱卡环槽的前端为导流柱移动孔,导流柱带有导流孔的后端部位于导流柱移动孔内,且导流柱后端部的长度小于导流柱移动孔的长度,所述的第二阀体内腔的前端为第二阀芯外密封孔,第二阀体内腔位于第二阀芯外密封孔和导流柱移动孔之间为第三导流孔,第三导流孔的孔径小于导流柱移动孔的孔径,所述的第二阀芯外密封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阀芯外密封槽,所述的第二阀芯外密封圈设置于第二阀芯外密封槽内;所述的第二阀芯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二密封圈变形孔和第二阀芯内密封孔,第二密封圈变形孔位于第二阀芯内密封孔的前端,第二密封圈变形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阀芯内密封孔的直径,第二阀芯的前端与第一阀体的后端接触抵压,第二阀芯内密封孔、第二密封圈变形孔与第一阀芯密封孔连通;所述的导流柱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三弹簧、第二阀芯内密封孔、第二密封圈变形孔后与第一阀芯的后端接触抵压,导流柱前端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阀芯内密封槽,所述的第二阀芯内密封圈设置于第二阀芯内密封槽内,导流柱位于第二阀芯内密封槽前端的部分设置有一圈前后贯通且与第二阀芯密封槽连通的第二泄压孔;所述的第三弹簧的前、后端分别与第二阀芯、导流柱后端部接触抵压;所述的第二阀芯内密封圈、第二阀芯外密封圈分别第二阀芯内密封孔的内侧壁、第二阀芯的外侧壁的接触抵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957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汽车配件打孔机
- 下一篇:在定向金属丝硅橡胶上成形精密圆孔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