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十字口斗拱的斗耳加固处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8654.2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宋晨炜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古建筑十字口斗拱的斗耳加固处理结构,两个隔口包耳均为一体结构,并与斗平可拆卸设置,在每个隔口包耳的下表面延伸出一条燕尾榫,斗平的表面开设一条与燕尾榫相匹配的燕尾卯口,燕尾榫榫接入燕尾卯口内,在四个小斗耳的外侧面与对应的斗平的外侧面上开设有U型卡槽,在U型卡槽内榫接入与U型卡槽相匹配的U型榫。本发明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古建筑斗拱构件的整体性,在不改变原材料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可以降低斗件因新旧材料干湿胀缩不一致而破坏其整体稳定性的几率,加强了斗耳在地震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过程中的抗扭转性能和抗剪强度,有效降低斗耳维修的次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十字 斗拱 加固 处理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古建筑十字口斗拱的斗耳加固处理结构,斗耳(1)由两个分别设置在斗平(2)两侧的隔口包耳(12)组成,隔口包耳(12)由两个小斗耳(101)以及连接两个小斗耳(101)的隔口包耳板(102)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隔口包耳(12)均为一体结构,并与斗平(2)可拆卸设置,在每个隔口包耳(12)的下表面沿顺身方向延伸出一条燕尾榫(5),在燕尾榫(5)下方的斗平(2)的表面开设一条与燕尾榫(5)相匹配的燕尾卯口(6),燕尾榫(5)榫接入燕尾卯口(6)内,在四个小斗耳(101)的外侧面与对应的斗平(2)的外侧面上开设U型卡槽(7),在小斗耳(101)上开设U型卡槽(7)的上半部,在斗平(2)上开设U型卡槽(7)的下半部,在U型卡槽(7)内榫接入与U型卡槽(7)相匹配的U型榫(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1865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板带收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材料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