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氯酚类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的双金属负载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4654.3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4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卞兆勇;杨亚静;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50 | 分类号: | B01J2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氯酚类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的双金属负载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污染物检测领域。采用温和湿化学还原方法可控制备系列银钯双金属负载石墨烯催化剂,并可采用滴涂法制作工作电极,用于氯酚类污染物的电化学检测。此催化剂材料中的钯纳米粒子不仅是作为双金属负载石墨烯的前躯体,也能够为银纳米粒子的生长提供形核位点,使得湿化学还原法中易团聚的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得到控制。双金属负载使得催化剂既具备银纳米粒子的高导电性又拥有钯纳米粒子对含氯有机物的电化学敏感性,催化剂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可应用于低浓度氯酚的电化学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电化学检测 石墨烯 催化剂 氯酚类污染物 银纳米粒子 钯纳米粒子 湿化学 制备 还原法 环境污染物检测 催化剂材料 催化剂性能 含氯有机物 银纳米颗粒 电化学 高导电性 工作电极 可控制 前躯体 滴涂 粒径 氯酚 位点 形核 银钯 还原 团聚 生长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氯酚类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的双金属负载石墨烯催化剂的温和湿化学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的操作:(1)分别配置分散剂溶液、硝酸银溶液及硝酸钯前驱液;(2)将浓度为1.0g/L氧化石墨水溶液与分散剂溶液混合,搅拌过程中加入硝酸钯前驱液,剧烈搅拌10~30min后加入硝酸银前驱液,搅拌后用碱性液体调节pH值至8~12,持续搅拌至氧化石墨烯与金属前驱液均匀混合;冰浴条件下添加还原剂溶液还原并过夜搅拌,得到黑色悬浊液;(3)将上述黑色悬浊液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抽滤,并于40~90℃真空干燥后制得双金属负载石墨烯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465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