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芦丁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5266.7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金辉;桂日军;王宗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电化学和生化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点内包覆型分子印迹聚合物芦丁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采用柠檬酸溶剂热碳化法制备碳点,依据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水热还原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碳点复合物,然后将其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点修饰玻碳电极表面经电聚合生成含芦丁的聚吡咯,洗脱芦丁后得到含芦丁空穴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点/玻碳电极传感体系,通过拟合该传感体系的电化学信号峰强度与芦丁浓度间的线性关系,构建芦丁电化学传感器;其工艺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产品灵敏性和选择性好,可用于芦丁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芦丁 电化学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芦丁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将1.0克石墨加入250毫升圆底三口瓶中,滴加25毫升浓硫酸碳化石墨,缓慢搅拌反应24小时,之后加入1.5克高锰酸钾,将三口瓶转移至冰浴中冷却,继续搅拌反应30分钟,然后升温至60℃,搅拌反应45分钟,其间每间隔15分钟加入3毫升二次蒸馏水,反应完毕后,加入180毫升二次蒸馏水用以终止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将溶液过滤,沉淀物经过洗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2)将柠檬酸和碳酸氢铵进行溶剂热碳化制备碳点:将1.0克柠檬酸和2.0克碳酸氢铵溶于10毫升二甲基亚砜中,将混合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在160℃下搅拌反应6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0毫升质量浓度为50毫克/毫升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反应1分钟,在16000转/分钟的转速下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所得沉淀物溶于二次蒸馏水,再次离心分离去除残留盐和碱,最后冷冻干燥得到碳点;(3)将步骤(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与步骤(2)制备的碳点充分混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2.0毫克/毫升的均质碳点/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其中碳点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5:1;(4)在50~100℃条件下,将步骤(3)制得的水分散液连续搅拌反应1~6小时,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碳点复合物,然后将其复合物滴涂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点/玻碳电极修饰电极;(5)采用循环伏安法将物质的量浓度0.05~0.5摩/升的芦丁与物质的量浓度0.1~1.0摩/升的吡咯在修饰电极表面发生电聚合反应,制备出含有芦丁的聚吡咯,洗脱芦丁后得到含有芦丁空穴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点/玻碳电极传感体系,循环伏安法扫描速率为50~200毫伏/秒,扫描电压0~2伏,循环次数5~50圈;(6)在步骤(5)制备的传感体系中加入浓度为0.01~10微摩/升芦丁,拟合传感体系氧化电流峰强度与芦丁共存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构建用于检测芦丁的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526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