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埋岩溶隧道突水处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5618.9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卫;张乾国;李辉;李焱;陈发达;吴海宝;周延;蒲晓蓉;张桂芳;王祥;刘锋;吴昌裔;陈刚;耿培;昌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E21D11/04;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埋岩溶隧道突水处置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处理突水速度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浅埋岩溶隧道突水处置方法包括在出水口对应地表开设通孔,将混凝土输送管自通孔插入到隧道内,在出水口下游挂设密目网、架设一排钢筋,相邻钢筋之间连接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上铺设密目网,在混凝土输送管内灌注水下早强砼直至凝固砼高度到达混凝土输送管下端,在钢筋构成的墙体外侧堆码沙袋,并在堆码沙袋过程中铺设引出管,引出管端部安装压力表和法兰盘,沙袋上浇筑砼最终形成堵水墙。本发明具有封堵突水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 隧道 处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浅埋岩溶隧道突水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地表开设混凝土输送管(1)插入通孔;步骤B:通过所述混凝土输送管(1)插入通孔将所述混凝土输送管(1)的出料口下放到隧道(3)底部以上设定距离;步骤C:在所述隧道(3)内出水口(2)的周围设置堵水墙(10),将所述出水口(2)周围的水封堵、隔离,利用引出管(8)将所述出水口(2)周围的至少部分水引出;步骤D:利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1)对所述出水口(2)位置进行注浆,直至所述出水口(2)完全封堵;所述堵水墙(10)的制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所述隧道(3)内所述出水口(2)下游隧道壁上挂设密目网,在距离所述出水口(2)下游设定距离处竖直设置一排钢筋,相邻两根所述钢筋之间留有间隔,且一排所述钢筋的首尾钢筋分别位于所述隧道(3)宽度方向的两端;步骤二:在相邻两根所述钢筋之间连接钢筋网片,并在所述钢筋网片上铺设密目网;步骤三:在所述混凝土输送管(1)内灌注水下早强砼,灌注过程按照水下早强砼浇筑要求进行,直至凝固的砼高度达到所述混凝土输送管(1)下端管口停止灌注;步骤四:在步骤二中的所述密目网外侧堆码沙袋(6),所述沙袋(6)堆码到所述隧道(3)顶部,并同时铺设所述引出管(8),所述引出管(8)一端插入到所述出水口(2)位置,另一端引出到所述沙袋(6)外部,并连接法兰盘(9)和压力表,所述法兰盘(9)连接延伸到所述隧道(3)外部的软管;步骤五:对所述出水口(2)位置继续进行注浆,随时观察所述压力表的压力,直至水完全封堵;步骤六:在步骤五完成后,对步骤四中的所述沙袋(6)进行浇筑砼,直到形成堵水墙(10),从而将掌子面(7)全部封堵;所述密目网包括网体、开眼环扣和附加系绳,所述开眼环扣设置在所述网体四周,所述附加系绳依次穿设在所述开眼环扣上;所述钢筋网片采用横纵交错设置的钢筋焊接在一起制成,所述钢筋网片的网孔形状为矩形、菱形或平行四边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561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