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装芯片式半导体封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8368.4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来新泉;方云山;刘晨;张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367;H01L23/488;H01L21/5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倒装芯片式半导体封装结构,其包括集成电路芯片(23)、引线框架(25)和一组金属凸块(24A‑24E),该组金属凸块植在集成电路芯片主表面预留的表面接触垫上,引线框架设有数个彼此绝缘的引脚(25A‑25C),这些引脚按照输出同一信号的金属凸块的排列布局延伸,集成电路芯片的下部设置开有凹槽的散热块(21),集成电路芯片整体嵌入到凹槽内,并通过金属凸块与引线框架电连接,该芯片与框架之间填充有高导热绝缘灌封胶,形成以集成电路芯片的主表面向上的定向倒装芯片式结构,外部包裹有模塑料(26)。本发明提高了集成电路芯片的散热能力和热可靠性,可用于大功率芯片和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 | ||
搜索关键词: | 倒装 芯片 半导体 封装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倒装芯片式半导体封装结构,包括:集成电路芯片(23)、引线框架(25)和一组金属凸块(24A,24B,24C,24D,24E),该组金属凸块(24A,24B,24C,24D,24E)植在集成电路芯片(23)主表面预留的表面接触垫上,引线框架(25)设有数个彼此绝缘的引脚(25A,25B,25C),这些引脚按照输出同一信号的金属凸块的排列布局延伸,集成电路芯片(23)通过金属凸块与引线框架(25)电连接,形成以集成电路芯片(23)的主表面向上的定向倒装芯片式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芯片(23)的下部设有散热块(21),该散热块表面开有凹槽,集成电路芯片(23)整体嵌入到凹槽内,使集成电路芯片(23)的背面与散热块的凹槽的底面直接接触;集成电路芯片(23)的主表面与引线框架(25)之间填充有高导热绝缘灌封胶,固化后形成胶层(27),以降低金属凸块(24A,24B,24C,24D,24E)受到的热应力,并使集成电路芯片(23)上的热量更易于向散热块(21)传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2836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