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全局精确测风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0660.X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卢新明;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2 | 分类号: | E21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全局精确测风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包括建立完整的矿井通风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进行全局通风阻力测定,获得通风系统初始状态;得到灵敏度矩阵;按照风道风阻的稳定性和重要性划分风道;按照风量的必测性、灵敏性和可测性划分风道;根据风道分类结果和灵敏度矩阵,对通风网络进行简化,对简化网络利用风量平衡定律,寻找最优测风传感器布置方案。优点(1)利用普通的风速传感器及较少的安装数量,可实时获得每条风道较准确的风量,为通风系统在线分析状态识别和诊断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2)对于风速较低的风道,本发明给出了一种低风速的长距低阻聚风风速传感器安装方法,提高了风速传感器测量量程和灵敏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全局 精确 传感器 优化 布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矿井全局精确测风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完整的矿井通风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并编号,编号方法为:将进风井口和回风井口这两个节点各编制为一个编号;对于其它 节点,按照风流流动方向,从始点到终点对各节点按从小到大顺序进行编号;另外,还编制各风道的风道号;设矿井通风系统共有m个节点和n条风道,m和n均为自然数;由此得到编号后的矿井通风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G=(V,E),其中,V={v1,v2,…,vm},V为节点集合,v1,v2,...,vm分别代表第1节点、第2节点...第m节点;E={e1,e2,…,en},E为风道集合;e1,e2,...,en分别代表第1风道、第2风道...第n风道;步骤2,进行全局通风阻力测定,并通过矿井通风平差计算,获得准确的满足通风平衡定律的通风系统初始状态T0=(R0,A0,B0,C0,Q0,H0,Hz0),其中,T0代表通风系统初始状态;R0、A0、B0、C0、Q0、H0和Hz0分别为各风道的风网的风阻向量、风机特性曲线二次项系数向量、风机特性曲线一次项系数向量、风机特性曲线常数项向量、风网的风量向量、风网的阻力向量和风网的自然风压向量;步骤3,根据初始状态T0=(R0,A0,B0,C0,Q0,H0,Hz0),计算得到灵敏度矩阵SL:其中,sij为通风系统在初始状态T0时,第i风道的风量Qi关于第j风道的风阻Rj的变化率,即步骤4,按照风道风阻的稳定性和重要性,将风道划分为以下四类,分别为:I类风道、II类风道、III类风道和IV类风道;其中,I类风道指风阻稳定且可直接精确测量风阻的风道;II类风道指风阻呈多态性,在不同时段取不同风阻值的风道;III类风道指需风量固定的风道;IV类风道指:除去I类风道、II类风道和III类风道外的其它 风道;I类风道、II类风道、III类风道和IV类风道分别对应风道集EI、EII、EIII和EIV;按照风量的必测性、灵敏性和可测性,将风道划分为以下五类,分别为:A类风道、B类风道、C类风道、D类风道和E类风道;其中,A类风道指:按照相关矿山安全规定必须监测风量的风道;B类风道指:II类风道风阻变化引起风量敏感变化的风道;C类风道指:风量不可直接测量的风道;D类风道指:与I类风道相连的非I类风道;E类风道指:除去A类风道、B类风道、C类风道和D类风道外的其它 风道;A类风道、B类风道、C类风道、D类风道和E类风道分别对应风道集EA、EB、EC、ED和EE;步骤5,在步骤1得到的矿井通风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G=(V,E)中,查找出I类风道组成的各个连通片,把每一个连通片简化成一个虚拟节点,也将每一个进回风井口简化成一个井口节点,由此得到简化后的通风系统;简化后的通风系统构成一个新的通风网络G1=(V1,E1);其中,V1为新的通风网络的节点集合,E1为新的通风网络的风道集合;步骤6,对于新的通风网络G1=(V1,E1)中的风道,按照D类风道、C类风道、II类风道、IV类风道、B类风道、III类风道、A类风道和EE‑EI类风道的顺序进行排序,其中,EE‑EI的含义为:EE减去EI;并去掉排序在后出现的重复风道,共得到p个风道,按顺序依次记为:风道es1、风道es2…风道esp;由此得到序列S:{S}={es1,es2,…,esp}步骤7,对于新的通风网络G1=(V1,E1),按照序列{S}中的风道顺序,用加边法求出G1=(V1,E1)的一棵生成树T1,其树支集合ET={eT1,eT2,…,eTk},连支集合EL={eL1,eL2,…,eL(p‑k)};其中,eT1为树支集合中第1个风道;eT2为树支集合中第2个风道…eTk为树支集合中第k个风道;eL1为连支集合中第1个风道;eL2为连支集合中第2个风道…eL(p‑k)为连支集合中第p‑k个风道;其中,p和k均为自然数,并且,1≤k<p;步骤8,通过以下公式求取布置风速传感器的风道集ES:ES=EL∪EA步骤9,在风道集ES中的每个风道上布置风速传感器,通过风速传感器测量得到对应风道的风速监测值;基于风道断面计算方法求出ES中每个风道的风量;用最优平差的方法计算树支集合ET中每个风道的风量;再利用固定风量解算方法计算出风道集EI中每个风道的风量;至此计算出通风系统中所有风道的风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3066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