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天体表面移动探测制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2863.2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崔平远;刘延杰;朱圣英;于正湜;高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毛燕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小天体表面移动探测制导方法,属于航天航空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如下:首先基于抛物运动设计初始速度脉冲,使探测器以弹跳的方式向中间路径点或终端目标点移动;然后设计一阶滑模面,实现对探测器目标状态的定义。设计二阶滑模面,实现对一阶滑模面的跟踪,并利用二阶滑模面推导制导加速度的解析表达式;利用得到的制导加速度即实现探测器单次弹跳的精确转移;当着陆点不为终端目标点时,重复上述单次弹跳精确转移,当通过上述多次弹跳精确转移至终端目标点时,即完成探测器在小天体表面精确转移至终端目标点。本发明能够提高小天体表面弹跳移动探测制导方法控制精度,并提高制导方法的鲁棒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体 表面 移动 探测 制导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小天体表面移动探测制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初始速度vi;定义R为起始点指向单次弹跳目标点的矢量,那么R方向的单位矢量为:其中,R表示矢量R的模;定义g为起始点处的引力加速度矢量;在R‑g平面内,令矢量l与R垂直,并指向小天体外侧;gl和gR分别为引力加速度矢量g沿l和R方向的分量,给定期望弹跳时间tf,那么vi沿l方向的速度分量为:vi沿R方向的速度分量为:将l方向和R方向的速度合成,得到一次弹跳将探测器从起始点转移到目标点所需要的速度vi为:其中,表示l方向的单位矢量;步骤二、设计一阶滑模面s1;在ti时刻定义一阶滑模面s1为:s1=r‑rf (5)其中,r表示探测器当前位置矢量,rf表示目标位置;对公式(5)求一阶偏导数得到:其中,v表示探测器当前速度矢量,vf表示终端时刻速度,取为0;步骤三、设计二阶滑模面s2,并推导制导加速度ac;定义如下形式的二阶滑模面:对公式(7)求时间偏导数得到:由公式(6)知:其中,表示引力加速度矢量,ac表示控制加速度矢量,ω=[0,0,ω]表示小天体自旋角速度矢量,ω表示小天体自旋角速度大小;将公式(9)代入(8),得到:因此,制导加速度ac的解析表达式为:其中,Φ=diag{Φ1,Φ2,Φ3},其中各元素定义为:其中,表示可调时间参数,表示s2中各个元素,i=1,2,3;公式(11)中,s1定义参见公式(5),定义参见公式(6);sgn表示符号判断函数,定义如下:步骤四、利用步骤三中得到的制导加速度ac实现对探测器到中间路径点的精确转移,即实现探测器单次弹跳的精确转移;步骤五、当步骤四的着陆点不为终端目标点rt,重复步骤一到步骤四的单次弹跳精确转移,当通过上述多次弹跳精确转移至终端目标点rt时,即完成探测器在小天体表面精确转移至终端目标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3286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层两环连杆可展单元及基于此的高刚度伞状可展机构
- 下一篇:一种药品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