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准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3834.8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王群华;刁训刚;张帆;吉顺青;叶书兵;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繁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 | 分类号: | G02F1/15;G02F1/153;G02F1/161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31316 | 代理人: | 王峥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该器件依次由第一衬底、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输层、离子存储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衬底组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第一功能衬底;(2)制备第二功能衬底;(3)制备离子存储层;(4)对位加热合片;(5)高压釜除泡和(6)打边框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投入成本低、成品质量可控性高、变色均匀性好,可实现大面积产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变色 器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准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器件依次由第一衬底、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输层、离子存储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衬底组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第一功能衬底:步骤1:以清洁的高透明材料为第一衬底,在第一衬底的表面通过丝印工艺形成厚度为300~400 um的导电银浆,作为电极,再在导电银浆的表面均匀沉积一层膜厚20~400nm的透明导电膜,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其中,丝印工艺采用200目的丝印网布,丝印网布至第一衬底的间距为2~4mm,丝印压力为1.5~3bar;步骤2:在第一透明导电层的表面采用镀膜方式镀上一层膜厚200nm~600nm的电致变色薄膜,形成电致变色层,进而形成第一功能衬底;(2)制备第二功能衬底:步骤1:以清洁的高透明材料为第二衬底,在第二衬底的表面通过丝印工艺形成厚度为300~400 um的导电银浆,作为电极,再在导电银浆的表面均匀沉积一层膜厚20~400nm的透明导电膜,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丝印工艺采用200目的丝印网布,丝印网布至第二衬底的间距为2~4mm,丝印压力为1.5~3bar;步骤2:在第二透明导电层的表面采用镀膜方式镀上一层膜厚150nm~650nm的离子存储薄膜,形成离子存储层,进而形成第二功能衬底;(3)制备离子传输层:在第一功能衬底的电致变色层或第二功能衬底的离子存储层的表面涂布一层厚度为0.3~0.8mm的含锂离子的PMMA/PVB凝胶或含锂铝双离子的PMMA/PVB凝胶,形成离子传输层;(4)对位加热合片:凝胶涂布后,采用边框磨具或人工对位进行两功能衬底的合片,合片后利用真空密封胶条或真空袋进行真空抽气,抽真空压力为6千帕~105千帕,且真空抽气过程中对玻璃进行加热,加热温度:50~130℃,加热合片抽气时间为:20~40分钟;(5)高压釜除泡:将抽气后的两功能衬底放置于高压釜中,关闭高压釜的舱门,将高压釜加热至55~150℃,同时通过冲入纯净的压缩空气调整压力为:8bar‑15bar,进而通过高压釜的高温高压将合片在凝胶内的空气排出;(6)打边框胶:将做好的准固态电致变色合片的器件玻璃边框以2~3m/分钟的打胶速度进行打胶处理,胶填充至玻璃之间并溢出;进而将器件内部功能膜层有效的进行水汽和气体的隔离,避免器件性能受到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繁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繁华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3383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全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 下一篇:视角定向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