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碳酸稀土的高效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7006.1 | 申请日: | 201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2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睿知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3/04;F26B25/0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碳酸稀土的高效干燥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碳酸稀土的高效干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碳酸稀土的高效干燥装置,包括有支架Ⅰ、输送装置、移动加热装置、支架Ⅱ、收料缸、支架Ⅲ等;支架Ⅰ为前后对称式设置,支架Ⅱ为前后对称式设置,支架Ⅱ设置在支架Ⅰ的右侧,在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加热装置,在支架Ⅱ的右侧设置有收料缸,在收料缸的右侧设置有支架Ⅲ。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碳酸稀土的高效干燥装置,通过输送装置和移动加热装置的结合,能够对碳酸稀土进行高效的干燥。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碳酸稀土 高效干燥 移动加热装置 输送装置 收料 前后对称 干燥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碳酸稀土的高效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Ⅰ(1)、输送装置(2)、移动加热装置(3)、支架Ⅱ(4)、收料缸(5)、支架Ⅲ(6)、长行程液压缸(7)和长行程伸缩杆(8);在支架Ⅰ(1)和支架Ⅱ(4)的上方设置有输送装置(2),支架Ⅰ(1)为前后对称式设置,支架Ⅱ(4)为前后对称式设置,支架Ⅱ(4)设置在支架Ⅰ(1)的右侧,在输送装置(2)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加热装置(3),在支架Ⅱ(4)的右侧设置有收料缸(5),在收料缸(5)的右侧设置有支架Ⅲ(6),支架Ⅲ(6)的上端与长行程液压缸(7)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长行程液压缸(7)与长行程伸缩杆(8)的右端相连接,长行程伸缩杆(8)设置在移动加热装置(3)的右侧;输送装置(2)包括有主动辊(21)、电机(22)、链板(23)、从动辊(24)、小连接杆Ⅰ(25)、小连接杆Ⅱ(26)、壳体(27)和电加热丝Ⅰ(28);主动辊(21)设置在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架Ⅰ(1)之间,主动辊(21)通过轴与支架Ⅰ(1)的上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支架Ⅰ(1)的前方设置有电机(22),电机(22)与支架Ⅰ(1)前侧壁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电机(22)输出轴的后端与主动辊(2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主动辊(21)上转动式连接有链板(23),链板(23)设置在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架Ⅰ(1)之间,从动辊(24)设置在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架Ⅱ(4)之间,从动辊(24)通过轴与支架Ⅱ(4)的上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在从动辊(24)上转动式连接有链板(23),链板(23)设置在前后对称式设置的支架Ⅱ(4)之间,在主动辊(21)的前方和后方对称式设置有小连接杆Ⅰ(25),小连接杆Ⅰ(25)的左端与支架Ⅰ(1)右侧壁的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从动辊(24)的前方和后方对称式设置有小连接杆Ⅱ(26),小连接杆Ⅱ(26)的右端与支架Ⅱ(4)左侧壁的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小连接杆Ⅰ(25)和小连接杆Ⅱ(26)之间设置有壳体(27),小连接杆Ⅰ(25)的右端与壳体(27)左侧壁的下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小连接杆Ⅱ(26)的左端与壳体(27)右侧壁的下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壳体(27)设置在主动辊(21)与从动辊(24)之间,壳体(27)设置在链板(23)的内侧,壳体(27)的顶部开有若干个孔,壳体(27)内通过螺钉安装有电加热丝Ⅰ(28),收料缸(5)设置在从动辊(24)的右下方,收料缸(5)与从动辊(24)相对应;移动加热装置(3)包括有上下气缸Ⅰ(31)、上下伸缩杆Ⅰ(32)、凹形连接架(33)、辊筒(34)、旋转轴(35)和电加热丝Ⅱ(36);上下气缸Ⅰ(31)右侧壁的中部与长行程伸缩杆(8)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上下气缸Ⅰ(31)与上下伸缩杆Ⅰ(32)的上端相连接,上下伸缩杆Ⅰ(32)的下端与凹形连接架(33)顶部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凹形连接架(33)内设置有辊筒(34),辊筒(34)套在旋转轴(35)上,辊筒(34)与旋转轴(35)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轴(35)与凹形连接架(33)的下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电加热丝Ⅱ(36)通过螺钉安装在辊筒(34)内,电加热丝Ⅱ(36)为螺旋式设置,辊筒(34)开有若干个孔,辊筒(34)设置在链板(23)的上方,辊筒(34)与链板(23)设置为活动连接;还包括有支架Ⅳ(41)、加料箱(42)、加料斗(43)、斜板Ⅰ(44)、斜板Ⅱ(45)、滑板(46)、左右气缸(47)、挡板(48)和小分料隔条(49);支架Ⅳ(41)设置在支架Ⅰ(1)的左侧,支架Ⅳ(41)的上端与加料箱(42)底部的左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加料箱(42)的顶部焊接有加料斗(43),在加料箱(42)底部的右部开有出料口(421),斜板Ⅰ(44)右斜壁的上端与加料箱(42)出料口(421)的右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斜板Ⅱ(45)的上端设置在加料箱(42)的出料口(421)内,斜板Ⅱ(45)的上端与滑板(46)的右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加料箱(42)出料口(421)的左侧壁开有向左延伸的滑槽(422),滑板(46)滑动式的设置在加料箱(42)的滑槽(422)内,左右气缸(47)设置在加料箱(42)的下方,左右气缸(47)的左侧壁与支架Ⅳ(41)右侧壁的上部通过螺栓连接,左右气缸(47)伸缩杆的右端与斜板Ⅱ(45)左斜壁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挡板(48)顶部的左端与斜板Ⅱ(45)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挡板(48)设置在斜板Ⅰ(44)的下方,挡板(48)与斜板Ⅰ(44)的底部设置为活动连接,斜板Ⅰ(44)与斜板Ⅱ(45)为平行式设置,挡板(48)的右侧壁均匀式焊接有若干个小分料隔条(49),挡板(48)设置在链板(23)的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睿知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睿知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3700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