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理巷道底臌的组合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0161.9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严旺;何壮志;徐敏;方冉;庞建勇;黄金坤;张金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8;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理巷道底臌的组合结构,第一支架包括两槽钢垂直交叉构成的十字槽钢架,十字槽钢架的两槽钢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拱形槽钢,第一拱形槽钢的两端与十字槽钢架的槽钢两端结合处设置有第一锚杆;第二支架包括工字槽钢架,工字槽钢架的两平行槽钢两端设置有第二拱形槽钢,第二拱形槽钢的两端与工字槽钢架的两平行槽钢两端结合处设置有第二锚杆,第一、第二支架沿着巷道长度方向交替布置,将巷道底板垂直方向的应力向空间中其他方向转移,并且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交替布置的第一、第二支架之间没有刚性连接可以保证不会出现整体破坏,且第一、第二支架结构可在井上预制,施工便捷快速,底臌治理效果好。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理 巷道 组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用于治理巷道底臌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巷道底部的第一、第二支架(10、20),所述第一支架(10)包括两槽钢垂直交叉构成的十字槽钢架(11),所述十字槽钢架(11)的两槽钢的两端分别交叉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拱形槽钢(12),所述第一拱形槽钢(12)的两端与十字槽钢架(11)的槽钢两端结合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锚杆(13)插置在巷道底部,所述十字槽钢架(11)的两槽钢分别与巷道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支架(20)包括工字槽钢架(21),所述工字槽钢架(21)的两平行槽钢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拱形槽钢(22),所述第二拱形槽钢(22)的两端与工字槽钢架(21)的两平行槽钢两端结合处分别设置有第二锚杆(23)插置在巷道底部,所述工字槽钢架(21)的两平行槽钢与巷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第二支架(10、20)沿着巷道长度方向交替布置且第一支架(10)的十字槽钢架(11)伸入第二支架(20)的工字槽钢架(21)的两平行槽钢之间的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4016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