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花生播种机及用其进行夏花生减灾增效栽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2489.4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2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强;么传训;王洪峰;周桂云;周莉;姜秀芹;孙利昌;魏敏;赵艳;商思森;郭延涛;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唐县润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高唐县农业局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49/04;A01B49/02;A01G22/40;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28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多功能花生播种机及用其进行夏花生减灾增效栽培的方法,多功能花生播种机包括拖拉机及安装在拖拉机后端的机架,所述机架上从前向后依次设有松土装置、肥料布设装置、起垄装置、播种装置、种衣剂喷洒装置、种子掩埋装置、水带铺设装置、除草剂喷洒装置、覆膜装置、打孔装置、覆土装置。夏花生减灾增效栽培方法包括抢时灭茬、松土、肥料布设、起垄、播种、种衣剂喷洒、种子掩埋、水带铺设、除草剂喷洒、覆膜、打孔、覆土、膜下滴灌浇水。本发明多功能花生播种机及用其进行夏花生减灾增效栽培的方法具有自动打孔,减少了人力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花生 播种机 进行 夏花 减灾 增效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多功能花生播种机,包括拖拉机及安装在拖拉机后端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从前向后依次设有松土装置、肥料布设装置、起垄装置、播种装置、种衣剂喷洒装置、种子掩埋装置、水带铺设装置、除草剂喷洒装置、覆膜装置、打孔装置、覆土装置;所述松土装置包括机架(1)的前端的下方的横向设置的转动轴(2),转动轴(2)与设置在机架上转动轴(2)上方的松土装置变速箱(3)相连,松土装置变速箱(3)通过第一万向节传动轴(5)与拖拉机的变速箱相连;转动轴(2)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若干松土刀具(6),通过松土刀具(6)实现松土操作;所述起垄装置为设置在机架(1)的中部的右、左两侧上的行走轮(4),两行走轮(4)的中心连线平行于转动轴(2)的中轴线;行走轮(4)的宽度为30‑40cm,两行走轮(4)之间的间距为50‑60cm;行走轮(4)的半径不小于20cm;转动轴(2)的长度不小于机架(1)右侧的行走轮(4)的右侧面与机架(1)左侧的行走轮(4)的左侧面之间的距离;当拖拉机向前运动时,两行走轮(4)将松土刀具(6)松出的土压成垄状,完成起垄操作;所述播种装置为播种器(7),播种器(7)设有两个落种口(8),两落种口(8)分别靠近机架(1)的右、左两侧且靠近行走轮(4)的后端;所述种子掩埋装置包括位于各落种口(8)后方的立杆(9),两立杆(9)在同一平面内且所在平面平行于转动轴(2)的中轴线;立杆(9)底面距离机架的顶面的高度小于行走轮(4)的底面距离机架的顶面的高度;两立杆(9)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两行走轮(4)之间的间距;当两行走轮(4)向后滚动时,两立杆(9)将起垄装置所起的垄的顶面两侧的土向垄的中心推动从而实现对播下的种子掩埋;所述水带铺设装置包括水带支架(11)、水带(10)、水带横轴(12)、水带盘(13),水带支架(11)上安装有水带横轴(12),水带横轴(12)上安装有可沿其中轴线转动的水带盘(13),水带盘(13)上缠绕有带孔眼(14)的水带(10);水带横轴(12)中部的正下方设有可沿其中轴线转动的转动轮(15),转动轮(15)的两端的直径大于其中部的直径,转动轮(15)的中轴线平行于水带横轴(12)的中轴线;转动轮(15)的下方设有限位套(16),限位套(16)的前端与限位连杆(17)相连,限位连杆(17)的前端与机架(1)的前端通过第一连接铰(66)铰接;所述覆膜装置包括位于机架的底面下方且位于两立杆(9)后方的塑料膜横轴(18)、塑料膜压紧装置,塑料膜横轴(18)上安装有可沿其中轴线转动的塑料膜转动盘(19),塑料膜转动盘(19)上缠绕有塑料膜(20);塑料膜压紧装置包括两分别设置在架体上塑料膜横轴(18)后方的右、左两侧的第一立柱(21),各第一立柱(21)的底端铰接有一第一杠杆(22),第一杠杆(22)的底端上设有第一压紧轮(23),各第一杠杆(22)的顶端通过第一拉簧(24)与第一立柱(21)相连;所述打孔装置包括两分别设置在架体上两第一立柱(21)之间第二立柱(27),各第二立柱(27)的底端铰接有一第二杠杆(28),各第二杠杆(28)的顶端通过第二拉簧(29)与第二立柱(27)相连;两第二杠杆(28)的底端之间安装有旋转横轴(25),旋转横轴(25)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用于打孔的打孔器具(26),所述打孔器具(26)为打孔柱或打孔锥体;所述覆土装置包括两分别设置在机架(1)后端右、左两侧上的两第三立柱(30),各第三立柱(30)的底端固定有笼土铲(31),笼土铲(31)呈后窄前宽的铲状或碗状;机架(1)后端两笼土铲(31)之间设有撒土筒横轴(32),撒土筒横轴(32)上套装有两安装轴承(33),撒土筒横轴(32)两端上各安装有撒土装置;撒土装置包括通过若干位于撒土筒横轴(32)的外周表面上的垂直于撒土筒横轴(32)的中轴线的第一连接杆(35)连接在撒土筒横轴(32)的外周表面上的滚筒(34),撒土筒横轴(32)左侧的滚筒的左侧面、撒土筒横轴(32)右侧的滚筒的右侧面上各通过第二连接杆(36)连接有撒土筒(37),滚筒(34)、撒土筒(37)、撒土筒横轴(32)的中轴线重合;撒土筒(37)的筒壁内侧面上设有若干凸棱(38),各凸棱(38)沿撒土筒(37)的中轴线环状阵列;撒土筒(37)的筒壁上设有若干孔(39);机架(1)的后端撒土筒横轴(32)的正上方设有横杆(58),横杆(58)的中部的前端连接有两纵杆(60),纵杆(60)的前端与机架(1)通过第二连接铰(61)铰接;纵杆(60)的中部通过第三拉簧(64)与机架(1)上第二连接铰(61)下方位置连接;横杆(58)通过两垂向连接杆(59)分别与其正下方的安装轴承(33)相连,横杆(58)的右、左两端放置在机架(1)上;撒土筒横轴(32)上两安装轴承(33)之间设有可驱动土撒土筒横轴(32)转动的撒土装置变速箱(62);撒土装置变速箱(62)通过第二万向节传动轴(63)与撒土装置变速箱驱动装置(65)相连;第二连接铰(61)、撒土装置变速箱驱动装置(65)均位于水带支架(11)的下方,第二连接铰(61)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撒土装置变速箱驱动装置(65)距离地面的高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唐县润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高唐县农业局,未经高唐县润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高唐县农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4248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