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配电网串联补偿装置适应性评估和优化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5136.X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琚泽立;蒲路;吕新良;赵学风;郭洁;张金凤;段玮;杨传凯;王辰曦;吴子豪;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流配电网串联补偿装置适应性评估和优化配置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配电网系统结构图和参数;步骤二、建立模型,计算配电网系统在未安装串联补偿装置运行时典型工况下的沿线电压分布;步骤三、依据沿线电压分布,理论计算确定预加装的串联补偿装置配置参数和控制策略;步骤四、拟定多组单因素变量的配电网系统运行工况,搭建配电网系统计算模型;步骤五、计算配电网系统安装串联补偿装置沿线电压分布比较单因素变量下,串联补偿装置的适应性;步骤六、考虑配电网系统多种因素下,对不同工况下系统补偿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本发明对于串联补偿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参数配置、安装位置选择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配电网 串联 补偿 装置 适应性 评估 优化 配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交流配电网串联补偿装置适应性评估和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获取配电网系统结构图、系统各设备电气参数和负荷电气参数;包含:配电网系统电压等级,首端电源幅值,各个支路导线型号,线路长度L、杆塔布置参数、土壤电阻率,给定几种负荷结构的配电网系统、总负荷容量S、功率因数
及负荷率;步骤二、根据配电网系统电压等级和各节点负荷特性计算获得负荷阻抗;建立模型,计算配电网系统在未安装串联补偿装置运行时典型工况下的沿线电压分布:依据配电网系统负荷分布特点,将配电网系统负荷节点归并为N个主要的节点,线路总负荷容量为S,各个分支节点负荷为Sn,根据配电网系统电压等级和大方式下恒阻抗负荷容量计算额定电压下第n个节点负荷P1n对应的阻抗值R1n,Q1n对应的L1n,根据配电网系统电压等级和大方式下恒功率负荷容量计算各个节点负荷P2n对应的初始阻抗值R2n0,Q2n对应的X2n0;n=1、2、3、4……N;计算配电网系统未安装串联补偿装置沿线电压分布;步骤三、依据沿线电压分布,理论计算确定预加装的串联补偿装置配置参数和控制策略:建立配电网系统典型工况模型,改变补偿度和补偿位置,计算线路沿线电压,并校准恒功率负荷,依据校准后的线路电压补偿结果,多次计算获得在典型工况下最优的补偿方案;步骤四、拟定多组单因素变量的配电网系统运行工况,搭建配电网系统计算模型;步骤五、计算配电网系统安装串联补偿装置沿线电压分布,比较单因素变量下,串联补偿装置的适应性;改变配电网系统某一因素参数,采用典型工况下系统最优补偿方案,搭建配电网系统计算模型,计算系统沿线电压,并在计算过程中对恒功率负荷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线路末端负荷节点电压,在各因素情景下,重复该步骤,得出各因素下配电网串联补偿装置适应性评估,并优化串联补偿装置在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配置方法;固定串联补偿装置在配电网的适应性的评估包含了系统线路负荷结构、负荷特性、功率因数三个因素;步骤六、根据配电网系统不同运行工况下,典型工况下补偿方案的补偿效果,对补偿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得出适合多种运行工况下的补偿度和补偿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4513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