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联网环境下跟驰交通流特性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9383.5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惠飞;李腾龙;景首才;贾硕;何朋朋;王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车联网环境下跟驰交通流特性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全速度差车辆跟驰模型作为普通车微观跟驰交通流模型进行建模;2)联网车跟驰行为建模;3)普通车跟驰模型稳定性分析;4)联网车跟驰模型稳定性分析;5)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分析;6)分别对普通车跟驰模型和联网车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7)使用参数标定后的模型对不同车联网渗透率下的混合交通流进行仿真验证。本发明符合车联网普及推广的实际情况,用实测交通数据对所选定的普通车和联网车跟驰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增加了交通仿真验证结果的可信度。本发明方法能够为车联网逐渐普及过程中的交通控制及驾驶策略的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环境 通流 特性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车联网环境下跟驰交通流特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全速度差车辆跟驰模型作为普通车微观跟驰交通流模型进行建模;dvn(t)dt=a[V(Δxn(t))-vn(t)]+λΔvn(t)]]>上式中,α是驾驶员的反应敏感系数,vn(t)为车辆n在t时刻的速度,Δxn(t)=xn+1(t)‑xn(t)为车头间距,Δvn(t)=vn+1(t)‑vn(t)为前后车之间的相对速度,λ为对相对速度刺激的敏感系数,V(·)表示最优速度函数;2)联网车跟驰行为建模;dvn(t)dt=a{V[Σi=1mΔxn+i-1,Σn=1mΔvn+i-1,Σn=1mΔan+i-1]-vn(t)}]]>上式中,m为考虑的多前车数量,Δan(t)=an+1(t)‑an(t)为前后车之间的相对加速度;最优速度函数为:上式中,Vov(·)为传统的OV函数,λ和κ分别为对速度差和加速度差的敏感系数,和ξi分别为对应的速度差和车头间距权重系数;3)普通车跟驰模型稳定性分析;根据普通车微观跟驰交通流模型绘制(Δx,a)的二维相平面图,并且根据模型的线性稳定性条件和非线性稳定条件,再绘制出模型稳定、不稳定以及亚稳定区域的分界线;4)联网车跟驰模型稳定性分析;按照步骤3)相同的方法,获得联网车跟驰模型交通流的稳定、亚稳定以及不稳定区域;5)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分析;6)分别对普通车跟驰模型和联网车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7)使用参数标定后的模型对不同车联网渗透率下的混合交通流进行仿真验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5938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到片上网络的接口的高带宽核
- 下一篇:容器盖(固定低温慢煮机)